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歌此詩,可配《國風》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節婦詩
- 君知此時意,寧識故園心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與倪元鎮飲得江上雨
- 異鄉此日誰相慰,只似天邊孤雁飛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病阿速(阿速,蒙古別號也)
- 嗟嗟此是誰氏筆?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與權宅觀張于正山水圖
- 偶來此處見此本,欲去不忍徒歔欷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陶與權宅觀張于正山水圖
- 此時此景真相似,獨少扁舟歸釣魚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王若水為畫秋江眾禽圖
- 聞君此語良可傷,欲留不留空斷腸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齊文韶歸東阿
- 自憐此日身將老,況復中宵淚滿衣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舟次上海縣
- 干戈此日連秋色,頭白尤多宋玉悲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早秋(丙申歲作)
- 班生此去意何云? -- 出自近代·李大釗·南天動亂,適將去國,憶天問軍中
- 予聽此言立,側想《大風》章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入沛
- 沈吟此曲不敢盡,恐君流酸徹肺腑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步出西閶吟
- 會待此心銷滅盡,好持齋缽禮毗耶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文章煙月
- 燕山此日雪雰雰,只見秦云不見君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寄華玉
- 可堪此時別,獨自返柴荊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丹陽別王道思
- 不然此春光,遂與成永隔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惜哉此意不得遂,連年飄泊徒西東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送程孟陽游楚中
- 堪笑此衣吾假耳,卻不知此物本可相剝離!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挫骨揚灰辭
- 能將此草繩搓緊,泥里機車定可拖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搓草繩
- 青牛此飲尤當飽,函谷關高缺渼陂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放牛之三
- 今日此行非昨日,他時歸騎相掀騰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送蔡伯畛往潮州四首
- 健如此叟更待時,黃金散盡呼來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一古一律賀懶翁宏仲七十
- 戲把此身觀變化,今年無酒過重陽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重陽臨安舟中作
- 買地此多直幾金,千屏萬障為墻堵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姚晉卿溪閣行
- 幸喜此身貧卻健,柴爐更隔一年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除夜憶福清塘東諸友
- 人見此間無五畝,誰知藝圃本寬舒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經鋤
- 若是此身能解脫,掃除藥餌病消磨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問吳叔經病
- 莫怪此渠來便去,都緣心地似虛空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杭州一百五日水心亭留題
- 離人此夜和愁宿,不聽啼猿亦斷腸。 -- 出自宋·釋保暹·巴江秋夕
- 寥寥此意將誰說,回首禪門有故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次韻酬聞聰上人春日書懷見寄
- 何妨此夕玩,況是不羈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九月望夜招處士林君泛湖玩月
- 會拋此景相尋去,渺渺滄江片席懸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閑居次韻酬會稽仁侄見寄
- 誰知此時興,華發暗相侵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潤侄法師
- 倘使此臺呼丑女,汝陰城里一荒丘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登女郎臺
- 玉關此去三千里,欲寄音書那可聞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思邊
- 行人此墮淚,何必峴亭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
- 所以此詩中,不言公翰墨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左散騎常侍東海徐公
- 愁人此遙夜,萬慮集幽衿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雨夜秋興示仲氏子京
- 翛然此高跡,世綱慢紛紛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海琳游南海
- 存身此蟠蟄,得時扶造化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留題龍潭
- 蠟屐此同游,愿結宗雷社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題白蓮庵
- 我鑒此二事,天意終難測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三載此心無一事,聞經絳帳日常斜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送奉符縣監酒稅孟執中借職
- 定王此地元卑濕,義帝江山最上游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天教此地蘇司業,與對當時鄭廣文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蘇教授飯鄭教授五首
- 遙知此日憐兒婦,應撫南枝問雪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內子生日
- 公家此事最了了,萬仞峰頭看飛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答胡委履二首
- 髠者此時今守積,穎乎平日爾誠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王醇甫藏禿筆三首
- 已斷此生湖{左氵右晶}里,鱗鴻無用到柴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吳襄陽換承宣使歸奉時請二首
- 古來此事猶稀有,帝所如今亦預恩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幫司馬夫人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