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阿婆此指甲,昆吾國生長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有遺搔癢之具曰不求人又曰婆指甲約相賦
- 溫乎此豈神人肯,群也其如祖父慚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讀陳公孟等伏闕書
- 川上此何日,所向生奇妍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謝朱郎中
- 弄烏此日人何往,自倚小樓娛晚霞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山閣
- 年年此日稱觴處,留待菖薄駐玉顏。 -- 出自宋·胡于·鷓鴣天·裊裊薰風(fēng)響珮環(huán)
- 來年此日稱觴處,定有重孫戲膝前。 -- 出自宋·陳日章·鷓鴣天·內(nèi)樂清虛息萬緣
- 我無此羽翼,安可以比方。 -- 出自唐·劉復(fù)·出東城
- 羈人此夜寐不成,萬里邊情枕上生。 -- 出自唐·朱灣·寒城晚角
- 方念此中去,何時此路還。 -- 出自宋·陳存·穆陵路
- 誰堪此時景,寂寞下高樓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酬嚴維秋夜見寄
- 欽哉此溪曲,永獨古風(fēng)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題嚴光釣臺
- 十歲此辰同醉友,登高各處已三年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九日廣陵登高懷邵二先輩
- 愿君此地攻文字,如煉仙家九轉(zhuǎn)丹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同恭夏日題尋真觀李寬中秀才書院
- 斷除此念如尸坐,調(diào)護坎離交水火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秀叔
- 信道此行騎鳳背,未知何日寄魚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送詹少游之平江
- 正緣此老襟韻高,工拙奇常無不好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清老
- 欲談此意無為領(lǐng),撥灰消盡麒麟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汪廣文
- 師言此亦吾余事,佛祖玄關(guān)須探討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清老畫雙溪壁以詩謝之
- 不如此瓠壺,但可暖吾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腳婆
- 借問此何時,天寒雁南翔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秋山圖
- 可與此群鼎立,偃然傲睨冰霜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參議畫軸三首·歲寒三友
- 問之此可時,春莫將禁煙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寓居分寧去故鄉(xiāng)千里不歸者二年思念松楸成長
- 試問此行誰借重,梅仙青眼是新知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清卿并簡蔡尉
- 憔悴此時久,青山歸四鄰。 -- 出自唐·張燦·寒食遣懷
- 知君此去情偏切,堂上椿萱雪滿頭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送徐浩
- 聞道此中堪遁跡,肯容一榻學(xué)逃禪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題寺壁
- 英雄此日誰能薦,聲價當時眾所推。 -- 出自唐·牟融·司馬遷墓
- 玉人此日心中事,何似乘羊入市年。 -- 出自唐·盧殷·維揚郡西亭贈友人
- 惆悵此生涯,無由共登踐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早秋龍興寺江亭閑眺憶龍門山居寄崔張舊從事
- 自有此山川,于今幾太守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北固懷古
- 天留此事還英主,不在他年在大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植·奉和白敏中圣道和平致茲休運歲終功就合詠盛
- 清凈此道宮,層臺復(fù)倚空。 -- 出自唐·楊汝士·和段相公登武擔(dān)寺西臺
- 燈下此心誰共說,傍松幽徑已多栽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同徐處士秋懷少室舊居
- 若為此別終期老,書札何因寄北軍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寄韓司兵
- 暫來此地歇勞足,望斷故山滄海濆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宿隱靜寺上人
- 終待此身無系累,武陵山下等黃公。 -- 出自唐·崔郾·贈毛仙翁
- 深閨此宵夢,帶月過遼西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關(guān)山月
- 何為此生內(nèi),終夜泣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顧非熊·下第后曉坐
- 慘傷此身事,風(fēng)雪動江山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西山寒日逢韋侍御
- 便欲此居閑到老,先生何日下青冥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山中尋道人不遇
- 先生此幽隱,便可謝人群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題吳先生山居
- 昔賢此升仙,結(jié)構(gòu)窮聳深。 -- 出自唐·朱景玄·溪東岑望天都山
- 無如此溝水,咫尺奉天波。 -- 出自唐·盧肇·御溝水
- 一從此地曾攜手,益羨江頭桃李春。 -- 出自唐·潘唐·下第歸宜春酬黃頗餞別
- 因上此樓望京國,便名樓作望京樓。 -- 出自唐·令狐绹·登望京樓賦
- 無如此嘉祉,率土荷秋成。 -- 出自唐·盧渥·賦得壽星見
- 祿山此時侍御側(cè),金雞畫障當罘罳。 -- 出自唐·鄭嵎·津陽門詩
- 經(jīng)過此地?zé)o窮事,一望凄然感廢興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咸陽懷古
- 經(jīng)過此地千年恨,荏苒東風(fēng)露色清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吳宮苑
- 麻姑此地?zé)捝竦ぃ拍療熛脊旁顨垺? -- 出自唐·劉滄·經(jīng)麻姑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