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從來此地出高官,綺屋連云畫里看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三用出郊韻三首
- 故園此際同明月,蠻域明朝隔瘴煙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送曾阿宜往戍
- 我疑此石生渭濱,土石變化歲一層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竹石屏歌謝遁澤
- 我聞此說亦相仍,未嘗親得見觚稜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再詠番易方節士
- 托言此筆不可再,慨然陳跡興懷語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題定武蘭亭副本
- 便向此時采取,河車搬運無停。 -- 出自宋·蕭廷之·西江月·九曲江頭逆浪
- 看君此畫還三嘆,憶得西江上水船。 -- 出自宋·朱渙·題徐禮部家歸去來圖
- 昔年此路達王畿,荒燒畬煙事已非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送人之荊門
- 欲將此恨寄湘流,又恐湘流流不盡。 -- 出自宋·陳云厓·玉樓春
- 莼鄉此去萬里,先我上扁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行客送行客
- 焉用此客星留井躔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沁園春·雪山有緣
- 此人此地,此花此月,宜詩宜酒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龍吟·幾番南極星邊
- 瞿唐此去風濤惡,寧愿賈胡留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眼兒媚·公歸東里我西州
- 子負此名心已白,我成何事鬢徒斑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
- 佳或此詩幕中彥,孤凰一鳴驚群啾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湘南樓落成和林書記韻
- 爭如此作旨哉味,足使聞者推而尊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跋曾玉堂訓子十詩
- 自斷此生甘皓首,能消幾度看黃花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丙午九日將過陽羨偶成
- 誰知此際銷魂。 -- 出自宋·趙崇嶓·沁園春·紫陌芳塵
- 此時此意,危魂黯黯,渭城客舍青青樹,問何人、把酒來看別。 -- 出自宋·徐寶之·鶯啼序
- 世降此翁猶尚德,俗衰時輩但論材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餞史計使
- 自有此山無此客,來同老守醉還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陪高計使柱史謝庾使刑郎登梅仙山丹青閣
- 彼是此非兮,畦畛何殊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徐徐直方問無極歌
- 睠惟此邦,儒哲比肩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癸丑仲秋建安郡學丁奠退而作頌并勉同志之頌
- 自有此山題墨富,獨推二老擅名高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登石鼓追思武夷余干二老呈威仲
- 扁舟此經從,相見笑而莞。 -- 出自宋·趙孟堅·別贈陳新叔弟
- 要識此時情緒。 -- 出自宋·許棐·應天長·濺紫飄紅風又雨
- 沖雨此行風景別,滿山翠滴水簾垂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雨行梅關二首
- 我輩此來深有意,豈專泉石癖膏肓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同劉朔齋洲蒲澗謁菊坡祠
- 茶向此時還有錄,令人長羨蔡端明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謝林簿遺廬阜茶芽
- 人言此井有靈源,潮落生透海門。 -- 出自宋·施樞·鰻井
- 為何此鬼卻相於。 -- 出自宋·太學士人·臨江仙·莫怪錢神容易致
- 得閒此夷猶,不覺留滯久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初夏登北山
- 壯觀此九峰,佳名昭萬古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初夏登北山
- 於中此更拔其萃,似覺小異如孟嘉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野渡賦雙竹松梅古風
- 庵以此得名,且將二百期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甲申過北山高祖大夫墳庵見盆芝
- 有主此有賓,不勞折柬約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為葉賓月賦
- 衣被此一方,群黎遍爾德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星夕前露坐觀行云作
- 挈至此靖廬,幽絕山林屋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獨鶴
- 方嗟此地翳草莽,幻出臭腐為神奇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新暑賦西軒竹
- 我昔此園游,寒梅吐孤艷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雜興
- 固知此子無仙骨,只以{左彳右空}{左彳右同}入仙室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和希聲蓮華樵人遇仙行
- 何人此日不為盜,已矣獨嘆吾生忙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梅川行
- 寒山此去無飛燕,白水初傳有遠鷗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仙塘
- 席作此風送行春步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賀新郎·風送行春步
- 明年此際應東去,藤轎逐征鞍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少年游·金爐噴獸枕敧山
- 須知此樂天無極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蘭陵王·翠竿直
- 去年此日佳人倚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花犯·百花中
- 靜思此理發長嘯,短檠孤坐看虛碧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辛巳正月十六日張云齋過訪郭舜元高飛卿持草
- 天象此以為象兮,維實理之著見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見星行贈武春卿
- 人心此以為心兮,乃妙用之流行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見星行贈武春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