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彼空此亦無,物動我自靜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桐柏山黃法師齋
- 試論此山泉石看,茂林修竹勝山陰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題清音亭
- 金母此時,云軿先絳,又見樞星光吐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喜遷鶯·一天風露
- 為言此木難斤斧,上有蟠龍下伏虎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伐千秋巨木竟梁海堂
- 天畀此石窌,指顧即吾廬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挽致政呂通儀
- 莫難此時周折還,三年一心上通天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用柏梁體題式敬齋
- 莫言此物渾無用,曾向滹沱滿漢兵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冰
- 此時此書方策勛,先生尤國榮有馀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秘閣儒榮堂
- 便向此時采取,宛如碧蓮合蕊,滴破玉池秋。 -- 出自宋·陳楠·水調歌頭·奪取天機妙
- 福與此江無盡,壽與此江俱遠,名與此江清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水調歌頭·別駕映旋軫
- 來年此夜,通明仍許歸侍。 -- 出自宋·徐鹿卿·酹江月/念奴嬌
- 當年此日下長庚。 -- 出自宋·李劉·浣溪沙
- 此風此竹堪誰共,著得茶經桑苧翁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家園即事十三首
- 自愧此身成濩落,空搔種種欲何為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再和前韻
- 戲視此身如髦蠻,冠巾擺落逃繻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贈許石田為僧
- 若於此花論相好,是人如以木鑽石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廣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實根葉譜入秀句輒效反
- 彼動此靜觀,群魚沸鼎釜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江漢亭百韻
- 借留此截鐙,來暮彼歌襦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詩別可齋陳制置移鎮(zhèn)吳門
- 有如此白水,好貪豈其情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送黃伯厚入廣
- 年年此日競躋攀,今日柴門雨遣關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九日阻雨晚晴二首
- 誰知此道今寥落,愛菊愛梅人也無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無題
- 一以此味沃天下,邪魔驅掃無留連。 -- 出自宋·薛師石·寄謝黃元信惠茶
- 不負此邦去,笑只也應開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清燕臥霜角
- 想見此樓上,閱盡蜀人才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歌頭·艤棹漢嘉口
- 自判此生元有分,不管筮違龜食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念奴嬌·萬人遮道
- 看來此意無今昨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久向閑邊著
- 只有此身飛不去,翔雁側,狎鷗邊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江城子·水花湖蕩翠連天
- 若言此兆為前定,人事是非都不論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八月七日被命上會稽沿途所歷拙於省記為韻語
- 誠知此,問不歸何待,不飲胡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洞庭春色/沁園春
- 須知此意無今昔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醉落魄/一斛珠 人日南山約應提刑懋之
- 底事此君亦移轉,連明風雨喚教醒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史少莊竹醉日移竹
- 未省此懽何日更,擬邀明照昏黃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臨發(fā)潼上許侍郎提刑□餞于東山賦詩留別
- 真仙此意何曾間,直到如今瞪眎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以使事過成都訖事而歸虞萬州成都尉高表史拉
- 山無此客林泉活,詩到茲游景氣新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海潮院領客觀梅
- 若教此景來酆鄗,爭奮應成觸與蠻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和李校書沐川三絕
- 吁嗟此何物,白盡人間頭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楊尚書知滬洲
- 登臨此地知多少,氣味應難似此同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許侍郎同飲郊外王氏亭分韻得風字
- 頗憐此會何時又,相伴江湖歸去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約任千載大卿同王萬里楊仲博汎湖任賦二詩和
- 犖犖此心天與吸,滔滔斯世我誰歸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再和前韻答賦五首
- 試於此亭解羈紲,呼取大斗酌甘潔,一飲令君消內熱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飛雪亭
- 能於此處知其端,事事物物誰非天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
- 若知此處真消息,血氣浮名總是閒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嘉泰二年題資州醮壇山星斗閣對是同王資州賈
- 不知此是天關梁,河漢之津有常度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七夕南定樓飲同官
- 安得此老宿,為世洗愁嘆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黃考功□廣東運判分韻得漢字
- 乃今此異已累歲,臥制四海由衾裯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先立春一日電雪交作程叔運賦詩次韻
- 君看此風景,便謂無事休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補和李季允去秋所長寄凌霄觀詩
- 但傷此道違,獨行嘗寡徒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廬陵劉時見懷
- 溶溶此理誰能解,剩喜吾宗有白眉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叔衍兄賀生子
- 邦人此意毋虛辱,滿貯香名萬里回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赴遂寧進士期集即席賦
- 皆於此乎告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遂寧社稷壇與風雷雨師師之壇混為一區(qū)其間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