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梅花此夜稀,嘉月弄光輝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雨后得月小飲懷趙天樂
- 此夜此歌如此酒,長安月色好誰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吳王此地有樓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王孫·吳王此地有樓臺
- 銷魂此際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六州歌頭·綠蕪城上
- 空余此余基,千秋泣禾黍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阿房宮故基
- 不知此鳥知不知,四時叫得巴山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云安聞鵑
- 平生此懷具已久,到此欲說空回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七月初七夜渡黃河
- 嘆息此骷髏,夜夜泣秋月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長城外
- 若使此山身可隱,上皇不作遠行人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花石綱
- 平生此興不淺,記當年、獨據胡床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聲聲慢·高寒戶牖
- 爭得此心無著,渾似云閑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風流子·扁舟南浦岸
- 乞得此身終芰制,亂山茅屋兩三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
- 不知此病容醫否,瀝瀝真珠出小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子厚弟九日登魏文振亭園七首
- 苕溪此去如相憶,雙鯉時應寄一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同舍李支使夢與二首
- 豈知此花自奇絕,神助妙語相爭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王覺民梅花詩
- 美哉此果有常德,結實何曾問荒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大柿行
- 我聞此風頗健羨,圖成未可日月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
- 此景此時君信否,綠楊陰里囀黃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無為秀溪亭
- 致君此其術,何獨取紫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一經堂為王亦顏題
- 至喜此心魚鳥共,去思前日吏民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連圣舉呈張彥智
- 人若此賢真俊杰,樓還舊觀煥神明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寄題峽州楚塞樓
- 壯君此語膽忽張,群憂散盡增激昂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管養正長歌
- 清明此去旬余日,花底能尋載酒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趙養正春日游魏園
- 不知此理果何如,每訝天心異人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喜雨行贈趙守端質
- 惆悵此時頻極目,江南江北路迢迢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和上官偉長蕪城晚眺
- 嘆息此生浮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木蘭花慢·□中原望眼
- 一杯此際,重話前事逐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水調歌頭·溪山多勝事
- 明年此會,主人還是,在鳳池頭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訴衷情·蘭亭曲水擅風流
- 身在此,意伊行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訴衷情·閑窗靜院漏聲長
- 此夜此生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,歸興在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水調歌頭·萬里冰輪滿
- 驚見此花須折取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天仙子·樓外輕陰春澹佇
- 誰標此閣作悠然,萬事無非信手拈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寄題悠然閣三絕句
- 公乎此去歸廊廟,無用山中怨鶴為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用折樞韻呈李丞相二首
- 但得此心如此老,故人寧復負平生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奉同公直圮老過應夫石友齋
- 細聽此語重嘆息,群盜掃跡夫何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只愿此歡常續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謁金門·勞顧曲
- 若問此愁深淺。 -- 出自宋·鄭域·桃源憶故人·東風料峭寒吹面
- 此生此夜此景,自仙翁去後,清致誰識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齊天樂·清溪數點芙蓉雨
- 誰知此地栽花手,便是當時嗅蕊人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鷓鴣天·晴日烘簾暖似春
- 年年此夜清景,伴我與君游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調歌頭·濯錦橋邊月
- 玉堂此去知非晚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家傲·休惜騎鯨人已遠
- 堪笑此生如寄,信扁舟、釭來江表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水龍吟·楚山木落風高
- 而前此二日,左目忽病昏翳,不復敢近酒盞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石州慢 毛澤民嘗九日以微疾不飲酒,唯煎小
- 終焉此世,正爾猶是良策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念奴嬌 辛亥新正五日,天氣晴暖,偶出,道
- 正用此意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江城子 公有詩八尺五湖明秀峰,又云,十丈
- 莫將此樂輕孤負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月上海棠 和答楊生彥衡
- 先生此道,胡為乎來哉。 -- 出自元·趙秉文·梅花引 過天門關作
- 長安此時春夢熱,多少豪杰。 -- 出自元·曹明善·三棒鼓聲頻
- 愿持此日意,永報一春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草軒
- 明朝此聲不可求,乃知朔客杜寬者,手持悲篥尋南游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篳篥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