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小試此翁開濟手,不妨行樂不妨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二和
- 牙旗此際留宵鑰,寶馬來春蹋曉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
- 帝憫此翁顏色老,即家除拜荔支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食早荔七首
- 臨行此物猶難忍,不付他人付二兒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奉題付珠二首
- 語君此事須商榷,唐律尤難似古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和興化趙令君二首
- 吾評此去今蕭汲,惜不居中牧遠民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仲晦國錄赴康州二首
- 書生此樂關時命,嘆息無因夜夜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孟夏泛方湖得同字
- 誰言此老心如鐵,臨別無端作許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強甫西上
- 悲哉此奇士,寂寞向寒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粹巖仲二首
- 何時此地不為邊,使我地脈重相連?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開壕行
- 吾老此詩聊贈別,塔銘合屬紫薇郎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哀二僧
- 吾持此安歸,喜極還驚愕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古意二十韻
- 帝以此翁深易學,除官壹似鄭司農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書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詩輒
- 墊巾此老猶標致,裹飯何人訪死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久雨一首
- 人言此樹尤難養,暮溉晨澆自課僮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山茶
- 還師此物禪須進,曾入詩人手內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拄杖還僧
- 吾評此記前無古,歷歷溪山在目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延平湯使君惠雙溪樓記跋以小詩
- 憩棠此日成遺愛,伐樹當年不見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題惠州嘉祐寺坡公手植樅樹
- 試歌此曲陳蕉荔,萬一乘云下帝旁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丁給事祠堂
- 不量此藍縷,遣嫁彼槐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
- 精廬此日來無伴,稽首爐熏自祝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昔方孚若主管云臺予監衡岳每歲瑞慶節常聚廣
- 眷言此靈山,自判宇宙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陪西山游鼓山一首
- 此蓬此月屬誰哉,送汝挑包謁恕齋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三贈月蓬道人
- 所以此童子,諸方亦遍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善財
- 人言此輩宜高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鳳凰閣
- 人言此慶鐘雙鳳,天落其成見彩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次韻竹溪中書重修縣橘二首
- □□此偈誰言說,親見龕中大士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得舊藏大士小像
- 古來此地一都會,城郭樓臺盡非故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金陵作
- 了知此意誠能馴,未許尋公遂初賦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金陵作
- 老矣此身何處著,便應埋向醉鄉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徐懋功餉酒用其韻
- 特與此翁揮匹楮,不為彼相作橫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再題信庵墨梅
- 明朝此集喧城市,應說風流似永和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中秋集鮑樓作
- 常時此瑞分為三,朝論鼎立可巉巖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壽曾漕
- 但使此君常有子,不憂每食嘆無魚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食筍
- 但看此物豐登日,即是儂家快活時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禽聲四首
- 未識此間真氣味,直緣圣處少工夫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讀書四首
- 幽人此味熟,俗子誰知津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薺
- 我聞此語為驚嘆,耆境之間真迫窄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贈閻德夫參議
- 公知此老發船時,不作河梁送別詩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蘇守朱新仲舍人留會稽之行韻
- 會登此山頭,卻望水南北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橫碧軒
- 欲問此間詩,半山呼不返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
- 不知此日龍山會,誰是風流落帽人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重陽日寄韋舍人
- 惟君此去人多羨,卻是恩深自不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送李蘊赴鄭州因獻盧郎中(亻叔)
- 馬嵬此去無多地,只合楊妃墓上生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詠端正春樹
- 清秋此高興,琴酒問同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張樸翁歸盩厔
- 官曰此何用,不然則宜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提刑度支王店雞詩
- 乃曰此七夕,上天呼群靈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牽牛織女
- 好軍此開府,遇士以恩信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韓震都官監渭州酒韓近悼亡
- 邊民此天幸,縣令若君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又送劉著作
- 所以此石拆副不復合,至今神胞所附之處其痕圓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·月巖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