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我聞此言神一快,有如枯柳指馬疥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
- 還君此畫與君約,一月更借十回看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答筤谷目
- 知君此日沉吟地,是我當年眺覽來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溫甫讀書城南寄示二首
- 送君此去風前酒,憶我當時月夜舟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漢業此時如累卵,天公先與殺周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古來此事多,青史長相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冬華一夜霜
- 此天此地此經文,學者何嘗溺所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商鞅
- 君側此時三四輩,盍移東海換江都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武帝
- 西天此土謾紛紜,鐵眼銅睛看不破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爭如此夜十分圓,人在妙峰孤頂上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了知此外更無佛,野鳥山花別是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無倪居士
- 須知此語無窮日,只恐滄溟有盡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千手眼觀音贊
- 不知此土何為驗,拈起新羅人草鞋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頌古四首
- 固知此鱸鯨,肯托尋常溝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李容甫歸北都
- 別我此時路,問鄉何處船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送敏上人歸永嘉
- 但信此中深護慎,修行所愿勿因循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可憐此輩居人世,逆惡求真善不依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承平此事比應難,盛世歡娛情好尚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何謂此中生恍惚,直須款曲細精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珍重此言深可意,腹中日運鼎花空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何謂此中生恍惚,直須欵曲細精研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鼠向此中毛骨異,布成將舊火燃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鼠向此中毛骨異,紫玉黃芝瑞氣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若向此中明此義,十洲洞府蘊馨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蕭條此意人誰問,興廢由來命也與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陳瑩中了齋自警六絕
- 誤把此身攖世網,自纏徽纆信如蠶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縣齋書事
- 蕭條此意君誰問,落拓微官我更慵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寄湘鄉令鄉世賢
- 有如此水皆詩思,半酣還養客之技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黃舜卿雙溪閣
- 誰揭此齋函二意,翁養其恬兒養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陳晉卿頤齋
- 雖知此邦禍可免,頗念吾廬欹莫拄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辛丑大水
- 那知此日花,復與此酒諧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和陶飲酒
- 廬岡此景誰分付,也到江門不屬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元旦試筆(二首)
- 壯哉此翁,謀深氣勁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太尉鎮洮軍節度使同知樞密院事種公
- 年年此夕費吟呻,兒女燈前竊笑頻。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癸巳除夕偶成
- 我觀此狀氣消沮:嗟爾斑奴亦何苦! -- 出自清·黃景仁·圈虎行
- 惆悵此生閑里過,洛橋愁聽杜鵑鳴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夢醒枕上作
- 嘗聞此山古靈壤,蛇虎絕跡歡樵夫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洞庭山
- 料應此際猶依母,燈下看縫寄我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客中憶二女
- 我登此山巔,不知此山高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陽山(在城西北,古名秦余杭山,
- 起望此時憂更切,邊烽不隔遠峰西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暫宿行營舟中二首
- 又嗟此石何獻巧,自召鑿灑天全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太湖石
- 何如此樹怪且壽,呵衛定想煩靈祇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偃松行(在天平山西,舊文正書院
- 頗知此行樂,夙志酬歷眺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衍師見贈
- 尊前此月又此客,世所難遇心應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
- 懸知此愿未易遂,憂來舉盞從沉酣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
- 明年此夕會升平,把酒相邀更相賀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
- 政憐此地無驚擾,歸夢如何又入城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宿張氏江館
- 晞發此窗前,雞鳴海天曉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馬氏東軒
- 不然此日登臨處,應望天涯有遠思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徐記室謫鐘離歸后同登東丘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