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應知此來客,身世兩無情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杜居士
- 借問此中事,幾家歌舞來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經馬鎮西宅
- 閑愁此地更西望,潮浸臺城春草長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游江令舊宅
- 晝公此去應相問,為說沾巾憶舊游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元晝上人歸蘇州兼寄張厚二首
- 欲知此路堪惆悵,菱葉蓼花連故宮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自楞伽寺晨起泛舟,道中有懷
- 何言此時節,去去任蓬飄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霽潼關驛亭
- 勞歌此分首,風急馬蕭蕭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夜行次東關(一作行次潼關驛)逢魏扶東歸
- 招提此山頂,下界不相聞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題靈隱寺山頂禪院
- 相逢此溪曲,勝托在煙霞。 -- 出自唐·綦毋潛·若耶溪逢孔九
- 人生此夫婿,富貴欲何為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雜曲
- 忽聞此夜攜琴宿,遂嘆常時塵吏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奉酬崔員外副使攜琴宿使院見示
- 問我此何為,平生重一顧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將赴朔方早發漢武泉
- 東來此學禪,多病念佛緣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新羅僧
- 扁舟此中去,溪月有余光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睦州張參軍
- 重來此地知何日,欲別殷勤更上樓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九華樓晴望
- 能當此時好,獨自幽閨里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古意
- 遙夜此何其,霜空殘杳靄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段明府
- 復在此檐端,垂陰仲長室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崔十四宅各賦一物得檐柳
- 縱使此身頭雪白,又有兒孫還稼穡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鄰相反行
- 人言此是千年物,百鬼聞之形暗栗,玉匣曾經龍照來,豈宜更鑒農夫質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靈臺家兄古鏡歌
- 須知此意同生死,不學他人空寄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寄遠
- 難為此時別,欲別愿人留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臨岐留別相知
- 陰盛此宵中,多為雨與風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八月十五夜對月
- 金臺此淪沒,玉真時播遷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入海二首
- 今日此相送,明年此相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梁知微渡海東
- 夫何此獨出群類,既使躍跳仍令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原蝗
- 細思此屏竟無用,石不中礩木莫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寒林石屏
- 百年此去塵埃在,萬古從來意思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二首
- 唐虞此為盛,中復容女婦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李公安赴舉
- 人間此樂不可幸,一笑自足百辱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
- 既棄此而不用,何久保而弗離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桃源行送張頡仲舉歸武陵
- 豈非此木久樹此,浸漬亦為異說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能安此為命,雖失亦何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離高郵答謝朱元弼兼簡崔伯易
- 嗟乎此微類,豈不無以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戲食雀
- 安得此生天與幸,沒身得不去門墻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孫莘老
- 一宿此禪宮,身同落發翁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宿寺
- 遙知此夜月,必照故山明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旅泊
- 策勛此木那可遺,動地風搖枝不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均臺辭二首
- 共惟此事不思議,細看眾巧無遺蹤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
- 幸留此像不為少,福聚萬紀兼千總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
- 欲識此花奇絕處,明朝有雨試重來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竇園醉中前后五絕句
- 樂哉此遠俗,亂世免怵迫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蕭然此白首,豈更冒朝幘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開壁置窗命曰遠軒
- 豈如此瓦凝青膏,冷面不識奸雄曹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
- 奇哉此一段,驚世無前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峴山次韻三首
- 世間此影誰能孤,狂如我友人所無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己酉中秋之夕與任才仲醉於岳陽樓上明年十一
- 寧受此酸辛,莫行歲晚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別岳州
- 勿唾此山地,后日重窺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道林岳麓
- 若問此間奇絕處,但道胸中有丘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游紫邏洞
- 龍沙此日西風冷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有感再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