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何如此兩幅,疏澹含精勻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
- 此聲此夜不長好,明月明年何處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陽關曲
- 今觀此壁畫,亦若其詩清且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維吳道子畫
- 君于此藝亦云至,堆墻敗筆如山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蒼舒醉墨堂
- 便欲此山前,筑室安遲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周長官、李秀才游徑山,二君先以詩見寄,
- 老去此生一訣,興來明日重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仆所至,未嘗出游。過長蘆,聞復禪師病甚,
- 何時此霜竿,復入江湖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穆父新涼
- 卻訝此洲名白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漁家傲 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。王守金
- 嘗聞此宵月,萬里同陰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中秋月寄子由三首
- 何如此一啜,有味出吾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茶
- 但恐此心終未了,不見不聞還是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
- 君看此花枝,中有風露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黃葵
- 謂我此為覺,物至了不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午窗坐睡
- 人間此會論今古,細看茱萸感嘆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明日重九,亦以病不赴述古會,再用前韻
- 疑我此心在,遮防費欄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李公擇過高郵見施大夫與孫莘老賞花詩憶與仆
- 時臨此水照冰雪,莫遣白發生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次韻趙德麟新開西湖
- 胡為此溪邊,眷眷若有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仙游回至黑水見居民姚氏山亭高絕可愛復憩
- 聞君此詩當大笑,寒窗冷硯冰生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答舒教授觀余所藏墨
- 我持此石歸,袖中有東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文登蓬萊閣下石壁千丈為海浪所戰時有碎裂淘
- 惟當此花前,醉臥黃昏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錢穆父王仲至同賞田曹梅花
- 君看此廉泉,五色爛摩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廉泉
- 僧言此地本龍象,興廢反掌曾何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月華寺(寺鄰岑水場施者皆坑戶也,百年間蓋
- 故復此微吟,聊和鷗鴉櫓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表兄程正輔江行見桃花
- 久矣此妙聲,不聞蓬萊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
- 此曲此聲,何時復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六首
- 東南此去幾時歸,倦鳥孤云豈有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七年九月,自廣陵召還,復館於浴室東堂。八
- 卻疑此室中,常有斯人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去年秋,偶游寶山上方。入一小院,闃然無人
- 怕見此花撩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再用前韻戲曹子方
- 若對此君仍大嚼,世間那有揚州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于潛僧綠筠軒
- 老去此身無處著,為翁載插萬松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
- 還復此微吟,往和糟床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七月五日二首
- 永愧此邦人,芒刺在膚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
- 問我此生何所歸,笑指浮休百年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屬金山故作此
- 誰知此植物,亦解秉天彝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黃魯直效進
- 閉眼此心新活計,隨身孤影舊知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二月十七日夜坐達曉寄子由
- 不解此微言,脫衣徒勇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潁大夫廟?潁考叔也,廟在汝州潁橋?
- 君知此意不可忘,慎勿苦愛高官職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
- 惟有此亭無一物,坐觀萬景得天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涵虛亭
- (上前此未嘗以御書賜群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十五日邇英講論語終篇賜執政講讀史官燕
- 佳哉此令節,不惜與子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丙子重九二首
- 従來此腹負將軍,今者固宜安脫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聞子由瘦?儋耳至難得肉食?
- 惠然此粲者,來集竹與梧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五色雀?并引?
- 付君此事寧論晉,載我當時舊過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臺頭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館,分韻得憶字人字
- 年年此厄竟不悟,但愛蒙密爭來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竹監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
- 康濟此身殊有道,醫治外物本無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
- 人生此樂須天付,莫遣兒曹取次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
- 惜哉此清景,變滅不可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
- 年來此懷抱,豈復驚凡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所居六詠
- 但應此心無所住,造物雖駛如吾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
- 傳聞此山中,神物懶遭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門惠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