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迷此四者為之凡,悟此四者為之圣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偈頌二十三首
- 到此果能相見得,不妨全主更全賓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與大知客
- 面此微紫,眸子深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即此見聞非見聞,更無聲色可呈君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十首
- 彼此丈夫,莫受人瞞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彼此是途轍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於此經,了也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對月了殘經二首
- 從此飛來峰下寺,又添多少斷腸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靈隱得猿
- 到此不知茶味者,紛紛空買洞庭舟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到此只知膚粟冷,夜深誰聽瀑泉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飛雪
- 以此無窮數,用祝圣明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二十五
- 彼此寸長尺短,何妨忝為切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偈頌十三首
- 忽此忽彼,乍休乍作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重郜禪者
- 念此分飛,贈無瓊玖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澄禪者
- 偶此又蒙清照及,松風桂月襲人寒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寄隨守向大夫三首
- 我此一門,初無關鍵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彼此大丈夫,肯受爾沸{外尸內豕}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連此三回露拴縈,咄這緣臺盤乞兒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降此之外,畢竟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圜悟和尚贊三首
- 作此如幻言,贊是真實相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觀音大士贊
- 離此別求,幻惑無識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廖知縣請贊
- 唯此大士眼能觀,瞑目諦觀為佛事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入定觀音贊
- 如此為人善知識,少吃酸醋三五升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無著道人請贊
- 謂此是長靈眼中重著屑,謂此非長靈知君猶未瞥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長靈舊和尚贊
- 到此夜班人識得渠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和本禪人求贊
- 即此形骸,便是其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畫髑髏頌
- 於此二千年內,有法誰說,有令誰行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我此潑天門戶,大地一綱俱收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只此見聞非見聞,無余聲色可呈君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即此見聞非見聞,無余聲色可呈君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到此若生毫發見,依前越國又依稀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二首
- 從此別開窮世界,新州柴把貴如金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頌古三首
- 藉此會神姿,逍遙期西賞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念佛三昧詩
- 謂此惡心人,貪利及肉味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誡酒肉慈慧法門
- 如此等六法,名為六情根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放生慈濟法門
- 畢此苦類身,愿生諸佛國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放生慈濟法門
- 以此功德回愿生,七日華敷成記莂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中品中生
- 我此萬卷經,隨所流布處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為檀越寫彌陀經正信偈發愿文
- 以此功德回愿生,生已當住歡喜地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上品下生
- 作此想時心不亂,定當極樂國中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十六觀經頌·華座觀第七
- 共此山家景,西峰隔夕陽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寄子堂
- 到此于今四,情深即故鄉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已丑正月二十四日避地鹽楹入省坑存思庵和舊
- 及此真知老,吾初不謂然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次正仲訪山中留別韻
- 有此席上珍,舉籌誠不惡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村莊麥飯虀筍有懷達善正仲帥初因寄袁仲素季
- 此皆凍死,性命安得有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稻花?;?/a>
- 感此悟琴旨,瞭然古人胸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琴旨
- 偶此開松酒,分將一榼傾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四月二十四日雨中分酒餉山友
- 念此令人嗟,百年何流駛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矚物
- 凡此暑中事,施之無不宜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借成喜杉棚成
- 得此已厚忝,銜感以成詩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借成喜杉棚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