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到此際、還得無為,永永綿綿畢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雨霖鈴 以上重陽集卷之八
- 因此通玄妙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虞美人 先生嘗云,余嘗從甘河攜酒一瓢,欲
- 過此慶重陽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武陵春·遙望*山山正好
- 從此皆成快樂,離陰俯、升上天堂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贛榆縣諸王廟黃?醮罷,贈眾
- 從此靈明無蓋覆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羽蓋霓旌滿空簇
- 似此修行,何日歸蓬島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示李梁張三人
- 只此是功夫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昭君怨 贈女姑蕭敬善等 草堂集
- 似此難為舉向,不辭略與開陳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玉爐三澗雪 雙泯
- 遇此物疵盲法體安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沁園春·養浩頤神
- 只此登仙真軌則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減字木蘭花·居家學道
- 如此知心志友,更何須貢馬,驛路塵紅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公鄰煙水
- 除此一無分別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無夢令·慷慨男兒潔列
- 達此心開通妙訣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四塊玉·假里尋真真本別
- 從此相分,不顧上天梯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南柯子 與背道者
- 從此闡淳風,降后代神仙出世機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拋球樂·細開根基妙道
- 愛此春宵永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點絳唇 雨宵即事
- 問此身、何用絆虛名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·憲陵臺畔客
- 恐此身未許投閑,又待看鳳麟飛走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黑漆弩 曲山亦作言懷一詞,遂繼韻戲贈
- 賦此詞,且以經事之后,重有所惜云春流兩岸桃花,驚濤極目吞天去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已未春三月,同柔克濟河,中流風雨
- 幸此身膏沐,太平文德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滿江紅 登汪師展江樓次張周卿韻
- 如此江山,發揮正要,雄章奇句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水龍吟 寄郭安道御史
- 算此語、非緣要譽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賀新郎 次韻
- 從此去,開壽域。 -- 出自元·張伯淳·滿江紅 壽張繡江
- 待此時、滿意祝莊椿,揚州鶴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十一月十六日,為蔡知事壽
- 從此看、恩麻彩鳳銜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沁園春 仲敬吾友歸自曹南,而壽辰適至,喜
- 作此詞以志**清流淺見沙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浣溪沙 元夕前一日,大雪始霽,子京敬甫兩
- 從此鵬程高舉,快天風萬里無妨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庭芳 二舅魏知房戍沂州,見示此詞,因次
- 從此洛陽社,休厭小車行。 -- 出自元·劉因·水調歌頭 同諸公飲王丈利夫飲山亭,索賦長
- 問此君學和,龍吟水底,幾時成闋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水龍吟 次韻謝五峰
- 待此日、慶真王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太常引 壽高麗王
- 喜此中、堂名繡采,晨昏如侍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金縷歌 壽大人
- 自此先生升矣,班玉*、文補山龍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滿庭芳 送陳德翁(原無翁字,據刻本補?
- 奈此繡繃珠絡小于菟。 -- 出自元·袁易·南柯子 嘲阿驄 以上袁易靜春詞三十首趙萬里
- 笑此山人,拋卻白云,又來玉京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沁園春·笑此山人
- 對此*然,向人如有訴,不禁清獨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百字謠 海棠
- 從此更多采,莫遣藥囊空。 -- 出自元·王旭·水調歌頭 端午
- 道此間如對,*娥仙子,慵梳掠,臨鸞鏡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水龍吟 題湖山勝 亭
- 問此時曾念,京塵蹤跡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寄磁下諸公
- 到此際無魂可消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早春怨 擬白石
- 于此看勛業,銅狄細摩挲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水調歌頭 為初心真人七 初度時延祥?
- 從此后、筆硯生塵,蠅蝸絕念,安分翠微云屋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識破塵寰
- 當此際、*幾松窗,唇歌舌彈,渴飲玉壺春色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避世安時
- 向此得真微。 -- 出自元·李真人·菩薩蠻 以上李真人述還丹訣十首案宋元間道
- 到此實非譬喻。 -- 出自元·牧常晁·西江月·釋氏禪經律論
- 彼此相忘,形神俱妙,花滿前村水滿川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牧
- 獲此奇勝冠山北,唐宋諸賢所未至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王家坡觀瀑
- 顧此弱殘軀,甘從釜羹炊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自此旋入房,重闔雙雙扉。 -- 出自元·胡天游·烈女李三行
- 從此升平歌帝力,為農祇愿歲長豐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太平太傅致仕(即賀相也)
- 愛此堤上柳,緒風一披灑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溯沙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