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留此軸,夸千載。 -- 出自宋·李震·賀新郎·樓據湖山背
- 愿此行、珍重不貲軀,無瑕璧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滿江紅·攬轡埋輪
- 愛此川原迥,欣然風日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
- 愛此柰子花,嬌艷何盈盈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柰花似海棠林檎但葉小異
- 舍此將何之,狂士多迷途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風雨不出
- 如此老成人,真足重學校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送高仲山通州教授
- 如此五十年,一出不可復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高房山寫山村圖卷
- 彼此身謀寧枉道,古今樂事是歸鄉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游士
- 得此少自慰,可以薦一杯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種菊
- 從此廣文差飯足,素餐只愧老農耕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初冬郊行
- 如此嬋娟人不愛,倚樓獨立過三更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倚月
- 繼此旅中交,如君不復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送李制屬入蜀
- 奈此口體累,議者何鑠金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聞雁有感
- 留此亦好歸亦得,免使向人說離拆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官廨涼夕醉成
- 眺此五峰云,矍然發悲咤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江城憶游廬山逢隱者
- 如此巖墻難此立,有人編入職方圖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妙智庵洞
- 獨此闌干納此奇,月落泉響松籟迷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
- 彼此通有無,朝昏事樵牧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行興國宮前市中
- 方此欲題名,已觸野僧怒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又過妙智寺后因賦
- 遂此終夕安,推篷睇渺茫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招鐵鏡明上人同舟入京
- 來此看云內欲仙,竹窗秋霧蓊爐煙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宿清虛庵二首
- 我此偶竊稍,荏苒垂三期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
- 互此未入郡,入郡由別港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自富池江入興國軍港留三日歸回舟捷甚摭實寫
- 今此露寒初,畏縮尤周章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吳李制屬同寓富池雙泉寺畏寒索飲因寫真愫
- 過此未幾還問歸,歸時又眺黃山磯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再逢黃山磯上老叟
- 立此生民極。 -- 出自宋·楊均·霜天曉角·當年宋壁
- 惟此五大賢,人極賴以立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三山先賢祠落成八首
- 矧此賈舶人,入海如登仙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維此一樞軸,實秉大化權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上致用院李同知論海舶
- 餐此霞屑余,騰身即飛翥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林氏藥圃
- 對此坐嘆息,超然起遐心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陰字亭
- 如此衣冠古人物,直入畫圖播青史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別永福諸友
- 顧此廊廟物,棄之或涂泥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探梅
- 維此生之性,物物皆有之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探梅
- 從此種千樹,春暗花垂垂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探梅
- 保此霜下杰,毋令澗懷慚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詠菊
- 幸此身未北,猶客南州。 -- 出自宋·徐君寶妻·滿庭芳·漢上繁華
- 問此花,盍貯瑤池,應未許、繁紅并。 -- 出自宋·李居仁·水龍吟·蕊仙群擁宸游
- 從此頻頻相料理,案頭苜蓿對蘭干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正月十五日月灣偕胡茂元來訪別后用月灣韻寄
- 嘆此君,深隱映,早闌珊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水調歌頭·搖風猶似旆
- 當此暗想,故國繁華,儼然游人,依舊南陌。 -- 出自宋·胡浩然·春霽/秋霽
- 算此情景,除非殢酒狂歡,恣歌沈醉,有誰知得。 -- 出自宋·胡浩然·春霽/秋霽
- 從此去,看腰黃眼赤,迤邐堤沙。 -- 出自宋·趙通判·沁園春·賀白文章
- 更此行、騎鶴上揚州,恩稠疊。 -- 出自宋·范飛·滿江紅·律轉黃鐘
- 算此事、非難非易。 -- 出自宋·吳編修·賀新涼/賀新郎
- 算此會何時,劉郎去後多嫩桃。 -- 出自宋·龍端是·憶舊游·問南樓月色
- 似此心情自可,多了閑吟。 -- 出自宋·吳元可·鳳凰臺上憶吹簫·更不成愁
- 從此便名夫子樹,匡人斤斧奈予何。 -- 出自宋·邵桂子·古柏行
- 維此十月,歲聿云暮。 -- 出自宋·葉巽齋·十月
- 維此十月,稼穡孔實。 -- 出自宋·葉巽齋·十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