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對此際,每丹霄效瑞,非煙郁郁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喜遷鶯·鳳闕朱旗展
- 對此際,向池臺好處,爭傾綠蟻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喜遷鶯·三春正美
- 從此與凡人,隔云霄煙雨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太清舞
- 向此華涂要路,顏色倍精神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望海潮·煙籠香徑
- 慶此嘉瑞,明歲黍稌應多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聲聲慢·風收淅瀝
- 因此崇成,四明里第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采蓮歇拍/采蓮令
- 寶此制無折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劍舞
- 遍此境,人樂康,挾難老術,悟長生理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采蓮袞遍/采蓮令
- 惟此過隙緩征轡。 -- 出自宋·史浩·采蓮入破/采蓮令
- 及此齋時鐘,簞瓢慰吾臞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題大明寺
- 從此綠窗深處,有一梢秋月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好事近·瀟灑帶霜枝
- 由此隔□□,□□□□□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自嘆
- 對此憶羈旅,多應歌式微。 -- 出自宋·高登·思歸
- 如此沒量大人,不知可畏可藐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扇子詩
- 從此便名夫子樹,匡人斤斧奈予何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古柏二首
- 共此一鳥過,誰其補三遺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李漕和詩次韻
- 忍此恣橫說,后來敢誰何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浩侄成都學官
- 曰此五行金沴木,木不曲直嘗聞之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次張益州芝草十二韻
- 獨此開數株,此桃也不小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小桃
- 從此絳州煙水窟,竹籬茅舍子真家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永兄作靈照寺墨梅雨紙殊佳仍書二絕其上以為
- 保此歲崢嶸,不動山四維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石室
- 從此定應懸箔去,卑之且說踏槐忙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送蘇漢杰
- 從此西歸榮耀處,寧假華旌高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念奴嬌·堂堂七尺
- 從此錦城機杼,把回文休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好事近·緩帶撫雄邊
- 向此際,上天開景運,王國產英材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風流子·江國東風早
- 挹此一襟涼,泠然若堪掬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山居
- 獨此游絲法,千古祠未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吳傳朋游絲書
- 誓此共姜早,貧如翟母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張和公母秦國太夫人挽詞
- 從此南徐矜勝概,美談留與后生傳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衛公堂二首
- 從此定交形跡外,只羞冰玉照人寒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叔武逢梅二首
- 致此非好玩,於焉卜期頤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陳晞顏獲玉兔甚奇邀予賦詩
- 當此去,黃童白叟,莫漫相留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滿庭芳·世事難窮
- 向此際、色映棠陰,香傳梅影,寒力更欺尊酒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選冠子·雨腳報晴
- 遺此恨,欲誰語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賀新郎·吊古城頭去
- 持此迂愚漫浪身,忍慚一出竟何營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抵簡池呈元質進孺二首
- 記此黃公壚,下車挽客衣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從馮黎州飲梅林以山谷舊時愛酒陶彭澤今日梅
- 對此欲不飲,恐觸蟾兔嗔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累年中秋無月今年凡數夕有之十五日尤佳
- 持此博親歡,五鼎但口體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職
- 於此定不凡,舉步即扶搖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宇文德濟解綿竹丞
- 判此別袂難,愧彼漆與膠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宇文德濟解綿竹丞
- 累此多病身,蔬食慚未能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偶連日食雞夜夢有截一支者頗憐之有謂予言雞
- 向此,是處難忘瘦花,送遠何勞垂柳。 -- 出自宋·朱雍·笛家弄/笛家
- 從此鴻圖萬萬年。 -- 出自·姚述堯2·減字木蘭花·琴堂無事
- 算此處、淹留未得。 -- 出自宋·管鑒·柳梢青·神仙墮謫
- 盡此菽水歡,還勝有酒醑。 -- 出自宋·吳儆·和孫先生彥及棣肅華堂詩
- 從此又隨雙澗月,不妨曾聽五峰鐘。 -- 出自宋·王嵎·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韻
- 從此便須排日醉,莫將閑事相妨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臨江仙·桃李飛花春漸老
- 愿此生、長似釣璜公,添華發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滿江紅·聽說梅山
- 問此身、何地寄生涯,唯松菊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滿江紅·小小華堂
- 從此好尋夫婿,有書頻寄鴻鱗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朝中措·十分天賦好精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