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置此忍其傷,驅驢下山路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哭玉碑子
- 愿此眉兮如此月,千里萬里光不滅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秋夢行
- 如此如此復如此,壯心死盡生鬢絲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嘆昨日三首
- 以此從王事,常與子同衾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擬古贈陳子昂
- 即此歡娛齊鎬宴,唯應率舞樂薰風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春日幸望春宮(一作立春內出彩花應制)
- 過此一酸辛,行人淚有痕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過侯王故第
- 因此見喬木,幾回思舊林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游中梁山
- 到此絕車輪,萋萋草樹春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尋山
- 向此有營地,忽逢無事人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長安逢隱者
- 聽此高林上,遙知故國秋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詠蟬(一作客中聞早蟬)
- 到此客頭潛覺白,未秋山葉已飄紅。 -- 出自唐·鄭渥·塞上
- 如此幸非名利切,益州來日合攜僧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嘉陵驛
- 從此定知棲息處,月宮瓊樹是仙鄉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鄜州進白野鵲
- 從此漸知光景異,錦都回首盡愁吟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西縣作
- 從此樂章休敘戰,漢兵無陣亦無蠻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聞李夷遇下第東歸因以寄贈
- 信此天地內,孰為身命輕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汴河阻風
- 如此即全勝啄太倉之谷,而更穿人屋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相和歌辭·野田黃雀行
- 如此則何如為和煦,為膏雨,自然天下之榮枯,融融于萬戶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相和歌辭·苦寒行
- 以此為長策,勸君歸舊廬。 -- 出自唐·張子容·送孟八浩然歸襄陽二首(下篇一作王維詩)
- 自此無因見,長教掛所思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有所思一作長相思
- 只此無心便無事,避人何必武陵源? -- 出自唐·吳融·偶書
- 從此自知身計定,不能回首望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南遷途中作七首·登七盤嶺二首
- 聞此不能寐,青燈茆屋幽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雨后聞思歸樂二首
- 只此超然長往是,幾人能遂鑄金成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閑居有作
- 恣此平生懷,獨游還自足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荊山獨往
- 愛此田舍事,稽君車馬程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楊參軍莊送宇文邈
- 愛此陽春色,秋風莫遽吹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庭柳
- 即此不勝愁,隴陰人更去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京西遇舊識兼送往隴西
- 釋此何堪玩,深冬更可憐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題梅嶺泉
- 從此青云知有路,致君材業不應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被詔考制科呈胡武平內翰三首
- 即此翔寥廓,非復控榆枋。 -- 出自唐·趙中虛·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芳字
- 即此陪歡游閬苑,無勞辛苦向崆峒。 -- 出自唐·張昌宗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從此更投人境外,生涯應在有無間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流合浦嶺外作
- 持此滇南春,相從待明發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送別
- 謬此天光及,銜恩醉日斜。 -- 出自唐·韋述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(賦得華字)
- 君此卜行日,高堂應夢歸。 -- 出自唐·殷遙·送友人下第歸省(一作劉得仁詩)
- 對此能無事,勞君問是非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贈劉藍田(一作王維詩)
- 從此舍舟何所詣,酒旗歌扇正相迎。 -- 出自唐·陶峴·西塞山下回舟作
- 方此顧行旅,末由飭仙裝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望太華贈盧司倉
- 到此盡垂淚,非我獨潸然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經殺子谷
- 聽此迎神送神曲,攜觴欲吊屈原祠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夜聞江南人家賽神,因題即事
- 從此辭鄉淚,雙垂不復收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登秦嶺
- 從此別君千萬里,白云流水憶佳期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赴南中留別褚七少府湖上林亭(一作劉長卿詩
- 從此無期見,柴門對雪開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哭陸處士
- 自此觀邦正,深知王業休。 -- 出自唐·敬括·省試七月流火
- 牧此凋弊甿,屬當賦斂秋。 -- 出自唐·劉太真·顧十二況左遷過韋蘇州,房杭州,韋睦州,三
- 遇此枝葉覆,夙舉冀沖天。 -- 出自唐·李岑·東峰亭各賦一物得棲煙鳥
- 及此離垢氛,興來亦因物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出青門往南山下別業
- 從此適樂土,東歸知幾年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初去郡齋書懷(一作初去郡書情)
- 顧此煩知己,終日求衣食。 -- 出自唐·沈千運·濮中言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