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感此意愛厚,使我將潸然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王庶軻秀才見贈諸篇
- 以此下心意,慎勿違吾語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感此畢宇宙,涕零無所之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對此莓苔痕,三年不敢言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愛此日與月,傾寫入妾懷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疑此一掬水,中涵濟與淮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愛此日與月,傾瀉入妾懷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效孟郊體
- 來此得公真,塵埃避隱淪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拜玄英先生畫像
- 持此欲永久,但感顏發(fā)衰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避暑池上擬古
- 從此巴江江上月,有人和淚獨吹簫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哀友人
- 從此四時八節(jié),弟兄常醉金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朝中措·乘成臺上曉書云
- 從此苑中多樂事,和詩誰是沈佺期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帝閣
- 坐此竟棄絕,侘傺歸山丘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讀史二首
- 攜此鼠目而麞頭,歸來高閣包春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聶粹寫真求贊
- 從此清風與明月,尊前真屬兩閑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子中兄招飲次韻
- 視此標的,盛哉本支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宗室公衡真贊
- 如此好明月,梅里自來無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調(diào)歌頭·如此好明月
- 識此知見香,鼻觀不草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古意謝崔楊州辟七首
- 持此孰與贈,美人天一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擬古送莊郎中歸朝二首
- 挾此八字箴,東歸侍延英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參政李公以勤謹和緩勵后學江憲益以公廉忠信
- 察此頌禱皆呻吟,革彼飛鸮懷好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元寂宮生祠行
- 以此圖中原,所嗟欠謀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九華葉子真賦汴吳兩都極陳治亂之原仍有詩用
- 感此慰行邁,無為歌苦辛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自蜀奉冊命往朔方途中呈韋左相文部房尚書門
- 同此晚春節(jié),依舊西山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
- 作此欲招隱,翻愧林泉人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
- 遵此巢由志,誰希公相權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嚴先生祠堂
- 從此曲江芳物好,定知重到更疑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城西金明池小飲二首
- 愛此佳名重九,隨宜對、秋菊持醪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庭芳·靡靡流光
- 奈此九回腸,萬斛清愁,人何處、邈如天樣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洞仙歌·空山雨過
- 從此嬉游時節(jié)少,不須日日報詩成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春暮
- 從此苕溪明月夜,小舟不復為君停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挽章朋舉
- 自此方知怨,從來豈信愁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宮怨
- 置此札,只懷袖。 -- 出自清·顧貞觀·金縷曲·季子平安否
- 以此護金輪,法海無波瀾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持此禮覺王,賢圣總一軌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前此千百年,豈獨無興亡!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以此為才智,豈曰惟私囊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惟此東邑,藹藹多士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(jīng)史閣四言詩
- 非此喬木,疇克大庇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(jīng)史閣四言詩
- 重此虛賓館,歡言冬及春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庭貽馬九
- 空此遠相望,勞歌還自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太學貽張筠
- 迨此遠南楚,遂令思北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辛道士房
- 忘此耕耨勞,愧彼風雨好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到此無醒日,當時有習家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從此云泥更懸闊,漁翁不合見公卿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于少監(jiān)
- 自此星居后,音書豈厭頻? -- 出自唐·方干·別喻鳧
- 愛此棲心靜,風塵路已賒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詹碏山居
- 從此心喪應畢世,忍看墳草讀殘篇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哭王大夫
- 便此消遙應不易,朱衣紅旆未容君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長洲陳明府小亭
- 從此于門轉高大,可憐子子與孫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潛龍日述圣德詩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