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對此空慚圣明代,忍教纓上有塵埃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漢江上作
- 從此常僚如有問,海邊麋鹿斗邊槎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支使蕭中丞赴闕
- 從此客程君不見,麥秋梅雨遍江東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寄進士盧休
- 只此留殘歲,那堪憶故人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除夜寄張達
- 從此文星在何處,武牢關外庾公樓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送鄭州嚴員外
- 從此恩深轉難報,夕陽衰草淚沾巾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經張舍人舊居(一題作河中經故翰林張舍人所
- 有此冀方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五子歌
- 荷此長耜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祠田辭
- 登此昆吾之虛。 -- 出自先秦·先秦無名·渾良夫譟
- 念此坐嘆息,追飛及頹陽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
- 幸此民事清,未厭軍壘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楊孟容朝奉西歸
- 〈此寺王逸少所置,云有墨池在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歸宗寺
- 〈此皆燕人語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出山
- 〉此行真勝成都尹,直為房公百頃湖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周思道朝議歸守漢州三絕
- 愛此忽忘歸,愿見且三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
- 従此出山都不棄,滿田粳稻插新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 漱玉亭
- 過此欹危空比夢,年來瘴毒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新居欲成二首
- 幸此米方賤,日食聊一升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上元見寄
- 嗟此誰不能,脫去使自收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
- 従此莫言身外事,功名畢竟不如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作
- 逮此歸路長,始悟行日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王鞏見寄三首
- 從此莫言身外事,功名畢竟不如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作
- 〉此山巖谷不知重,赤眼浮圖自一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游廬山三首
- 念此愧無功,歸歟適吾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錢勰待制秋懷
- 從此出山都不棄,滿田粳稻插新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游廬山山陽七詠其二漱玉亭
- 〈此張所言,其余都不可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張嘉祐
- 矧此惡木陰,久妨長者車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伐雙谷
- 恃此知不累兒童,作門不庳亦不隆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新作南門
- 春此去,那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訴衷情·陰陰綠潤暗啼鴉
- 懷此恨,寄殘醉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金縷歌/賀新郎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
- 對此黃梅雨,歌君白雪篇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次韻陳叔強見寄
- 有此山林勝,如何在海涯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雁山總題此山本朝方顯
- 當此炎天熱,知君心地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送王仲彝制機宰瀏陽
- 有此一堂真可隱,不妨諸侄與同游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葉宗裔為令叔求竹山詩
- 假此見諸公,丐銘松柏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求先人墨跡呈表兄黃季文
- 宿此屋頭閣,瓦窗通月明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宿農家
- 去此十三秋,重來雪滿頭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吳門訪舊
- 顧此憔悴姿,癡生年八秩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和鄭潤甫提舉見寄
- 自此南人不知反,使君還亦是天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安豐粹李華被旨監軍入閩討賊華身督諸將先破
- 有此瑰琦在巖壑,其他草樹亦精神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山中見梅寄曾無疑
- 得此躬耕東海曲,一貧無慮百憂寬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題牛圖
- 吹此角,起東作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烏鹽角行
- 吹此角,田家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烏鹽角行
- 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,中心惻愴不能言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為此令人多悲悒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持此從朝竟夕暮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見此令人有余悲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聽此愁人兮奈何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從此遂分形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贈故人馬子喬詩
- 念此憂如何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古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