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歲時久已成陳跡,風景全然似此溪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羅港
- 江城南畔碧連峰,疇昔貞人寄此中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太一宮
- 西湖山色奇空濛,當與此山移此語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冒雨登惠山戲示同游者
- 松風最不私人聽,行過西家共此聲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過聽松鄰房
- 可憐別號為賕賂,多少英雄就此沈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詠錢(三首)
- 蘇黃朱陸不到處,涌現樓臺忽此山。 -- 出自·譚延·牯嶺
- 征蠻不帶嶺南物,衣衾之外惟此圖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蔡揮使所藏林良雙鵲
- 梅魂菊影商量遍,可惜南天無此花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感舊,集定庵句
- 初弦相見上弦別,不是南天無此花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感舊,集定庵句
- 一場筵散輕分手,千里月明共此心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三疊前韻
- 叮嚀莫問如來界,本體工夫在此尋。 -- 出自宋·蔡格·山居十三首
- 感君悲念特一致,告以友誼自此終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夜夢亡友何梅士覺而賦此
- 千頭固不羨汝食,一日可能無此君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寄京口新居
- 曹侯獻計取東關,帳下選鋒同此語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上呈子方鄉丈
- 東南勝概未忘情,老去扁舟復此行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除夜宿垂虹亭
- 逍遙羽士閑如許,愧我浮名役此身。 -- 出自宋·常楙·憩宮偶成
- 況及霜天宜把酒,四郊物色勝此時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次韻鮮于晉伯清明日過水南
- 謫仙賓天上寥廓,三百年來無此樂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平都山硤中勝處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書
- 世間萬境一蘧盧,與道俱存是此書。 -- 出自宋·車柬·謁文公祠
- 那知漠北休屠子,前古由余可此蹤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金日磾見馬
- 仁人方寸萬機空,片逆何能介此中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橫逆自廣三絕
- 探囊速買三杯后,更覺陽和暢此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西征范田遇雪三絕
- 正好提攜為掃平,何事雙龍臥此水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謁張公祠
- 人間快意真難待,茅屋看山了此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見邸報
- 人生出處前料難,向來窗下有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望廬山
- 自慚游興非司馬,不扣天門空此生。 -- 出自宋·陳夢良·登泰山二首
- 天公久不試鉛華,盡把清香付此花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賦梅堂閑吟
- 安得刀圭換凡骨,飛上青天原此術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評書
- 不妨香火尋高士,只恐經綸欠此翁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臨安送鄭左藏
- 此身無計巢云壑,歸去蓬窗只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陪趙工部三峽白鹿之游有感而賦
- 眼前邂逅多堪賞,特地安排似此不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十七日窘雨邑中舟還
- 溪山一路送還迎,管領溪山有此亭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王孫口致爽亭賡陳左史韻
- 暮年無事掛胸懷,只為酴醾筑此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約潘丈及小喻登樓玉臺觀木香酴醾
- 不須杯勺勾春叻,幸有詩書愜此生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中春
- 春融四澤形如介,著我茅亭跨此間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介亭
- 去年八月登高集,今歲依然共此筵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招劉學錄
- 卿云甘露常歲豐,神仙豈必私此躬,八荒壽域仙之功。 -- 出自宋·陳仁玉·步虛歌
- 喚醒此原山與水,孕秀發祥從此始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右溪道中偶作
- 乾坤造化豈無人,細與摩挲觀此石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右溪道中偶作
- 買鄰為愛茅齋近,試倩詩人狀此情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國興訪蕭氏草堂
- 連城價重雖非玉,千古名存壽此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以山石條環趙昌甫交支廿八字
- 細觀自有昭然處,始信嚴師是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又和清明日兀坐用前韻
- 黑甜一枕雖云美,未省人間有此清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月夜觀花
- 恩袍出掛壯禪誹,試問何人達此機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和定慧超勝長老寄謝紫衣頌三首
- 詩仙羽化無蹤跡,后世何人識此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石室
- 一杯更吸潭間味,并要胸中領此清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百丈潭
- 秦關百二山河固,陜服城闉控此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堯叟·披云亭
- 火云六月流金石,絕景應須稱此時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蕭季賢有齋名雪澗求鄙語置諸賢之后勉成四韻
- 輕簧囀處聞求友,濃綠叢邊封此君。 -- 出自宋·程元岳·和竹塢過曹柘嶺
- 個中有味忘歸念,身老無馀合此情。 -- 出自宋·淳藏王·山居十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