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從來要去廬山住,好就山中過此生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一老住廬山歸宗
- 使君尚爾悲陳跡,處士惜非同此時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李孟達使君與林雪巢子季武詩
- 青山九鎖固奇甚,古洞一深如此哉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游洞霄宮
- 引身東望云氣薄,未知帝城有此無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奉口遇雨
- 勿謂為丞但虛稱,亨途要當自此升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陳進道倅三山
- 仙都有石立天半,特立要當如此峰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贈陳居靖道人
- 且歸同伴適齋老,便看鋒車召此翁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安行表兄除華文閣直學士奉祠次韻為賀
- 萬家曲折在吾目,一郡登臨屬此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倅廳云水亭
- 雁山曾御九秋風,更喜春深到此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山中懷仲兄
- 君來入幕恰三年,我幸投閑識此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趙至道節推
- 江山得助無遺蹤,眼前突兀忽此逢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
- 一千里外在吾目,三十年來無此游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南山廣莫軒
- 昌黎費盡南山句,曠望還能似此不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南山廣莫軒
- 一朝送人都泗埭,歸嘆此途於此絕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三日不得過都泗堰
- 夢庵深坐宴朝曛,只有梅花對此君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上魏丞相
- 握蘭未足酬吾志,攬轡寧知老此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魏郎中挽詞
- 北堂回首傷心處,卻復令人恨此花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萱草
- 所至才成輒去,不為區區芥蒂,此意有誰論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水調歌頭·韓國武中令
- 只知世可行吾道,其奈天將喪此文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武宣教徯四首
- 笑籬邊孤寂,臺上疏狂,爭得似,此日西南都會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洞仙歌·三年錦里
- 禹穴騎鯨仙去,東海釣鰲人遠,此意與誰同。 -- 出自·王炎2·水調歌頭·江月冷如水
- 籃興竟日有余樂,蓮市只今無此歡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和京尚書上元日同禁從游鳳山韻
- 十洲三島不須去,絳闕瑤臺在此中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隔凡石
- 平生我亦輕馀子,到處君安得此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
- 叢林耆舊半消磨,砥柱頹波馀此老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送隱靜恭老
- 老形已具身傴僂,詎可一日無此公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筇竹杖歌
- 番愚城下牂牁水,亦復分流過此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林運使三首
- 何時粗畢尚平志,衡岳匡廬收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松原山行七絕
- 衛尉一錢曾不直,阮郎幾屐畢此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晚晴四首
- 山僧見客苦多驚,問我何時復此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李袁州絕句七首
- 鄉來未識衡州士,閭里皆推有此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劉子后趙行之司理舅二首
- 人言山水鐘人物,我道英靈屬此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木犀四首
- 故人貽我壁間詩,何處飄零負此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袁州北崇勝寺二首
- 閱人政爾亦多矣,有客可能如此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王進之
- 若為不使兼能賦,始信天公到此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漁父詩四首
- 從來谷賤必傷農,政亦何能堪此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二月十日夜雨起書曾移忠禾譜后
- 阿連聞說有歸期,準擬俱來賦此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奉簡欽止兼憶斯遠
- 相應載酒裴回次,憶我去年同此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梅花十絕句
- 水仙蛻去梅成實,只有山礬印此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十一日
- 未聞行日先惆悵,君復何憂慨此身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簡張王臣
- 主人禪伯乃詩伯,招得渠來共此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南首座兼簡盧老二首
- 春來不雨即沖風,紙貴沖陽欠此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華叔文牡丹
- 偶逢鄂渚行人去,懶復作書題此句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代書寄候毛伯明李叔器康叔臨張王臣
- 人窮往往咎文窮,歷數前賢半此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德章法曹再用銅字韻作詩為報復用韻奉答
- 壁間石色隱青紅,指似夭夭即此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妙香院僧堂后路直臨溪石臺古松蟠其上松之下
- 昔讀梅蘇木山詩,未信人間有此奇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
- 堂堂荊州止獲一人半,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再次韻審知索彥博送行之交
- 中秋佳月去年同,臥病還應記此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中秋寄上饒赴試親友池陽當涂三沈弟
- 從茲度日能無事,頻與傳詩慰此貧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簽判丈立春日長句
- 東南故舊多離闊,猶喜丞能共此筵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來湖州連與叔驥和叔明父叔寶相從又從和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