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便欲移家勾曲住,采芝種玉此山阿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晚春(三首)
- 貢上金陵一萬匹,內廄惟稱此馬良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養龍坑飛越峰天馬歌
- 致齋分直宿南宮,越石盧諶此夜同。 -- 出自唐·李逢吉·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
- 上界不知何處去,西天移向此間來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真慧寺
- 諸峰翠少中峰翠,五寺名高此寺名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南岳般若寺
- 熱煙疏竹古原西,日日乘涼此杖藜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夏日原西避暑寄吟友
- 海澄空碧正團圓,吟想玄宗此夜寒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庚午歲十五夜對月
- 住亦無依去是閑,何心終戀此林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林下留別道友
- 青云欲開白日沒,天眼不見此奇骨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與馬異結交詩
- 謝脁澄江今夜月,也應憶著此山夫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送尉遲羽之歸宣州
- 此風引此云兮云不來,此風此云兮何悠哉,與我身心雙裴回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思君吟寄□□生
- 海國歐鄉浙水東,暫煩良守此憑熊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句
- 龍旗畫月中天下,鳳管披云此地迎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湖上春風發管弦,須臨三十此離筵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春日重游平湖
- 池館通秦檻向衢,舊聞佳賞此踟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褒城驛池
- 南榮軒檻接城闉,適罷祈農此訪春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
- 潁水川中枕水臺,當時離別此重來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重游德星亭感事
- 溪上春晴聊看竹,誰言驛使此相逢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若耶溪逢陸澧
- 花落茅檐轉寂寥,魂隨暮雨此中銷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代人村中悼亡二首
- 君向蘇臺長見月,不知何事此中看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早夏月夜問王開
- 人到南康皆下淚,唯君笑向此中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人往虔州
- 鑾輿羽駕直城隈,帳殿旌門此地開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興慶池侍宴應制
- 定掩溪名在圖傳,共知軒蓋此登攀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遠聞本郡行春到舊山二首
- 劍閣西南遠鳳臺,蜀魂何事此飛來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下聞子規
- 夾巷重門似海深,楚猿爭得此中吟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長安里中聞猿
- 看處便須終日住,算來爭得此身閑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新安道中玩流水
- 暮去朝來無定期,桑田長被此聲移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潮
- 是君婦,識君情,怨君恨君為此行。 -- 出自唐·張潮·襄陽行
- 人說淮南有小山,淮王昔日此登仙。 -- 出自唐·萬楚·小山歌
- 林泉傲物非無約,軒冕拘人此未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
- 百憂身世得一笑,二妙風流此一時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和敬步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園池對月即事之
- 幸陪謝客題詩句,誰與王孫此地歸。 -- 出自唐·庾光先·奉和劉采訪縉云南嶺作
- 始終天地亡前后,名骨雖雙此行孤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首陽
- 山巔危構傍蓬萊,水閣風長此快哉! -- 出自宋·趙抃·次韻孔憲蓬萊閣
- 州人未識鳳池山,朱轂時來此往還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鳳池山
- 亂峰凝碧□□□,曾有神龍此□□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留題龍隱巖□□
- 蓬萊絕景何曾到,自愧塵蹤此一陪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春盡二首
- 黃云已共斯人去,飛閣猶為此地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寄題殊公禪老黃云閣二首
- 黃鵠不知何處舉,新鶯應似此中聞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得叔毅書
- 自知掌握初經用,豈顧塵埃此暫傷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和秋扇
- 荀令鳳凰池更好,不須游旆此遲遲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會故人集崔侍郎園池
- 席間數點殘英墜,萬片隨風此濫觴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尹嗣復仲春會食船場
- 臨淮郡事素稱繁,太守才明此典藩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知郡都官示答盱眙周令詩有感而作
- 大紀有年仍歲后,尺盈平地此冬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司徒侍中喜雪
- 霖雨不知何日作,片云猶向此時閑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馬上見華山
- 長與萬家添外圉,鄴人心結此思牢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判府司徒侍中壕林
- 明年席上天南北,合破高齋此夜眠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月夜與陳行父楊公濟吳常甫出詣蔡子難
- 畫角愔愔清且哀,古今曉色此中催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暮角
- 蓬萊仙闕地深沉,視草讎書此盍簪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王平甫學士寄元內翰詩
- 桃李我公天下滿,不須偏待此中開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和栽花二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