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錦囊深貯幾春風,借問此木何時果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徐熙花
- 適野無心諠,吾今亦如此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與呂望之上東嶺
- ②游女昔解佩,傳聞于此山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萬山潭
- 灃水雖復清,魚鱉豈游此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詠史
- 秦狩跡猶在,虞巡路從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遙想洛陽城,清光正如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月夜憶樂天兼寄微之
- 臨軒弄郡章,得人方付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湘陽熊判官孺登府罷歸鐘陵,因寄呈江西裴
- 道性凈皆然,交情淡如此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嘆水別白二十二
- 寄言紈绔與膏粱:莫效此兒形狀!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西江月·無故尋愁覓恨
- 聞道仙郎歌白雪,由來此曲和人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和祠部王員外雪后早朝即事
- 未知何處有知音,常為此情留此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盡人言語盡人憐,不解此情惟解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不識黃云出塞路,豈知此聲能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明妃曲和王介甫作
- 萬木寒癡睡不醒,惟有此樹先萌芽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嘗新茶呈圣俞
- 群花四時媚者眾,何獨此樹令人攀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對雪憶梅花
- 捕蝗之術世所非,欲究此語興於誰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朱寀捕蝗詩
- 謂我嘗為洛陽客,頗向此花曾涉獵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觀文理尚書惠西京牡丹
- 人居其上茍賢者,我視此水猶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答圣俞
- 夷吾茍今出,未以彼易此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朱職方提舉運鹽
- 老農自言身七十,曾見此雪才三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永陽大雪
- 今日始知予罪大,夷陵此去更三千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琵琶亭
- 負琴北走乞其贈,持我此句為之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琴僧知白
- 材高位下眾所惜,天與此兒聊慰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洗兒歌
- 豈惟明日難重持,試思此會何嘗有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小飲坐中贈別祖擇之赴陜府
- 親烹屢酌不知厭,自謂此樂真無涯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次韻再作
- 雖無仁義有情愛,茍聞此言寧不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代鳩婦言
- 昔時周公居東周,厭聞此鳥憎若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鬼車
- 乃判自古英壯氣,不有此恨如何消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綠竹堂獨飲
- 乃知楊生真好奇,此畫此詩兼有之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盤車圖
- 朝看畫,暮讀詩,楊生得此可不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盤車圖
- 骨肉未知消息,人生到此何堪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寧浦書事六首
- 承明厭直出荊州,轉守此都行大用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
- 春來百物不入眼,唯見此花堪斷腸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賞酴糜醾有感
- 流水與天爭入海,共笑此心誰得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宿金山
- 紛華任使投吾前,爭奈此心終匪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自警
- 送君去,何時回,世間如此令人哀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送喬布圣
- 景陽宮女正愁絕,莫使此聲催斷魂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觱篥歌
- 綠塘漾漾煙濛濛,張翰此來情不窮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溪上行
- 兌悅臨軒逾數刻,花吏此時方得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葛閎寺丞接花歌
- 嘗聞自天意,天意豈如此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上漢謠
- 鴻雁在云魚在水,惆悵此情難寄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清平樂·紅箋小字
- 初來猶自念鄉邑,歲久此地還成家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桃源圖
- 誰其友親能哀憐,寫吾此詩持送似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誰氏子
- --劉師服可惜寒食球,擲此傍路坑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石鼎聯句
- 翻翻江浦荷,而今生在此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
- 一尊春酒甘若飴,丈人此樂無人知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芍藥歌
- 侍從近臣有虛位,公今此去歸何時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天星送楊凝郎中賀正
- 祝融峰下一回首,即是此生長別離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別盈上人
- 畫工著色饒渠巧,便有此容無此姿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上湖嶺,望招賢江南北山四首
- 卻是石榴知立夏,年年此日一花開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夏即事十二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