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此地龜文符古識,盛觀略與承平同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汪端中陪府君游東湖
- 此生幸不貧到骨,未死何妨酒入喉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宋永兄見和春懷再賦仍約秉彝兄尋春西郊
- 此時景物不勝愁,況是離人心欲折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陳應(yīng)求赴官
- 此時鄉(xiāng)曲會,異日廟堂身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會同年共樂臺
- 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謁守凈禪師
- 此身已與三徑期,未分淵明跡如掃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癸亥秋行縣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歸歟之興戲
- 此行不作難,霽色隨步武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君山觀招真閣六首
- 此物獨堅貞,雅志在久耐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君山愛松軒
- 此道今已遠(yuǎn),天乎公首丘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追挽游大夫
- 此道存諸中,瞭然見眸子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觀善齋
- 此去浣花猶遠(yuǎn)在,誰人能為作遨頭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次蕪徽明諸公韻三首
- 此功肩古人,反與泛泛俱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江宰別
- 此去漢庭應(yīng)籍甚,向來蜀產(chǎn)久蕭然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楊道父赴廷試
- 此身浮漚一緣聚,四大濕相瀰空虛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題焦山寺
- 此來頗快疑陰相,寄語妻兒勿過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過孝義亭作詩寄歸代書
- 此時疾首念鑾輿,玉體能勝饑渴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四不忍
- 此時泣血念鑾輿,玉體能勝凜冽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四不忍
- 此時飲恨念鑾輿,玉體能勝暴露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四不忍
- 此時太息念鑾輿,玉體能勝寂寞無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四不忍
- 此郎守節(jié)固堪論,漢璽飄飄亦僅存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李伯時畫十古圖鄭尚明作詩詩辭多振絕因為同
- 此袍遍滿三千界,要與寒兒共解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徑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
- 此日劉郎心似水,桃花空繞暮溪流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得天臺命二首
- 此興何由盡,移床入翠陰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潭溪十詠·涼陰軒
- 此物初筵幾不齒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行夫寄黃山榧子有詩因同來韻
- 此去宦游當(dāng)益顯,時來功業(yè)自非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六四叔之茶陵
- 此日悔康歌別駕,當(dāng)年神降生崧岳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滿江紅·分景亭前
- 此情老去須休,春風(fēng)多事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祝英臺近·柳枝愁
- 此度關(guān)心未免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杏花天·古城官道花如霰
- 此地知無暑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隔浦蓮/隔浦蓮近拍
- 此夜此歌如此酒,長安月色好誰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此夕知何夕,游船雜戰(zhàn)船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杭州雜詩和林石田
- 此時與汝成永訣,汝于何處收兄骨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浮丘道人招魂歌
- 此老不干天子貴,故人方訝布衣尊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釣臺
- 此夜同聯(lián)鼎,他年莫寄書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別章杭山
- 此機何與書生事,且借方床熟晝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金山
- 此時入骨寒,指墮膚亦裂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寰州道中
- 此泉來高處,亦復(fù)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廬山三疊泉
- 此行歷盡艱難處,明日繁華是錦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彭州
- 此行適逢七月夕,妖氛散作空中煙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七月初七夜渡黃河
- 此際怎消遣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金盞子·雨葉吟蟬
- 此去腰金佩玉,回視依蓮泛水,歲月亦何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水調(diào)歌頭·暑雨濕修竹
- 此貺義兼情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西江月·黃菊正懷彭澤
- 此意誰人知,伊余相自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因上人晚菊簡魏定父
- 此身何苦浮名絆,正擬花時取次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
- 此君不是塵中物,豈減樊川十萬竿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呂子梅題陳倅窗前新栽竹二首
- 此恩未易論天報,請看于公大里門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贈淮西漕吳介之二首
- 此去會看還北狩,夜來先夢到東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秋日書懷
- 此生不負(fù)今朝祝,冀結(jié)龍華會里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衣聰老五首
- 此興復(fù)不淺,何日當(dāng)有獲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李夢發(fā)搖碧堂
- 此景此時君信否,綠楊陰里囀黃鸝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無為秀溪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