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在第1個字的詩句
此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此情不可道,此別何時遇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鄉送韋八之西京
- 此時重一去,去合到三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冬日歸舊山
- 此中豈是久留處,便欲燒丹從列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杜秀才五松見贈
- 此別又千里,秦吳渺天涯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宣城送劉副使入秦
- 此心郁悵誰能論,有愧叨承國士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下途歸石門舊居
- 此人不可見,此地君自過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長安崔少府叔封游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
- 此中多逸興,早晚向天臺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友人尋越中山水
- (此詩另有一作客有鶴上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七
- 此中得佳境,可以絕囂喧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
- (此詩一作芙蓉嬌綠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十七
- 此花非我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四
- (此詩一作□來荊山客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三十六
- 此地多英豪,邈然不可攀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南都行
- 此歡竟莫遂,狂殺王子猷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答裴侍御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
- 此中久延佇,入剡尋王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
- 此時惜別詎堪聞,此地相看未忍分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鳳吹笙曲 ( 一作鳳笙篇 送別 )
- 此人古之仙,羽化竟何在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對酒行
- 此中積龍象,獨許浚公殊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宣州靈源寺仲浚公
- 此度別離何日見,相思一夜暝猿啼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山僧
- 此地生秋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遠其七
- 此行殊訪戴,自可緩歸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
- 此物雖過時,是妾手中跡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黃葛篇
- 此僧本住南天竺,為法頭陀來此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僧伽歌
- 此行俱有適,遲爾早歸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二季之江東
- 此堂見明月,更憶陸平原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題金陵王處士水亭
- 此地傷心不能道,目下離離長春草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金陵歌,送別范宣
- 此地果摧輪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贈韋侍御黃裳其二
- 此草最可珍,何必貴龍須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東門觀刈蒲
- 此去爾勿言,甘心為轉蓬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(君一作翁)
- 此事不可得,微生若浮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
- 此意與誰論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古風其五十一
- 此樂最為甚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月下獨酌其三
- 此處別離同落葉,朝朝分散敬亭秋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寄崔侍御
- 此地別夫子,今來思舊游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
- 此情惟有落花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此心安處是菟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浣溪沙
- 此恨固應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畫檐初掛彎彎月
- 此時憎月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玉環墜耳黃金飾
- 此歡能有幾人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虞美人·持杯遙勸天邊月
- 此事如何到得儂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惟熊佳夢
- 此是錢塘湖上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憑誰妙筆
- 此去淮南第一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鄉子·千騎試春游
- 此樂無聲無味、最難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南歌子·日薄花房綻
- 此時看,回廊曉月,也應暗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永遇樂·長憶別時
- 此會應須爛醉,仍把紫菊茱萸,細看重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蓬萊·笑勞生一夢
- 此景百年幾變,個中下語千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西江月 送別
- 此君知健否,歸掃南軒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竹
- 此般風味應無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蝶戀花 密州上元
- 此生天命更何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哨遍·為米折腰
- 此意在人間,試聽徽外三兩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醉翁操·瑯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