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在第9個字的詩句
歌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高堂耽耽縣畫圖,作歌一笑駭里閭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包與直題太乙真人圖
- 太息已看秦帝矣,悲歌只念韓亡耳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懷古(博浪城)
- 身輕逐舞袖,香暖傳歌扇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雜曲歌辭·獨不見
- 不似京華俠少年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邊城曲
- 越里娃童錦作襦,艷歌聲壓郢中姝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雜興五首
- 野老不知堯舜力,酣歌一曲太平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寒食還陸渾別業
- 壽觴既頻獻,樂極隨歌呼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侍從游后湖宴坐
- 霜凝蕣英落,風度薤歌長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鄭國莊穆公主挽歌二首
- 今日難裁秣陵報,薤歌寥落柳車邊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
- 公子王孫芳樹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代悲白頭翁
- 寧及琢磨當妙用,燕歌楚舞長相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瑪瑙杯歌
- 河陽傳麗藻,清韻入歌謠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
- 今朝謝家興,幾處郢歌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省中對雪寄元判官、拾遺昆季(一作寄謝舍人
- 童心久已盡,豈為艷歌留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歸山與酒徒別
- 日映宮墻柳色寒,笙歌遙指碧云端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兒童隨騎火,猿鶴避歌鐘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竹里行廚草草
- 莫把畫堂深處負,笙歌引入蘭房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樂奏簫韶花燭夜
- 捧流霞、瀲滟玉東西,歌聲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銀漏穿花
- 深庭廣排筵會,聽笙歌猶未徹,漸覺輕寒,透簾穿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女冠子·同云密布
- 樂奏鈞天迎騎擁,詩歌湛露晏堂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
- 誰歟兼致,文章燕許,歌辭蘇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甘露滴喬松
- 萬方喜氣,均祉福,播歌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降仙臺
- 持底喚歡來,花笑鶯歌詠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烏夜飛
- 膾新鱸,斟美酒,起悲歌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建炎庚戌題吳江
- 大田棲糧,歲功成,農歌沸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合宮歌
- 達道逍遙無事客,狂歌度日欣欣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 以上嗚鶴余音卷之三
- 痛飲不知烏景墜,清歌更覺鳥聲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和郭使君韻
- 道鳴鸞佩玉,鏘鏘罷歌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傾杯序/傾杯樂
- 臨風恐僊去,倚扇怯歌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無題
- 歲登有樂事,或亦作歌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劉郎中知廣德軍
- 驅車多叱咤,負擔起歌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景彝奉慈廟孟秋攝事二十韻
- 不畏惡溪惡,疊鼓齊歌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胡胡官知潮州
- 不須芳餌懸,何待清歌發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打魚
- 據鞍衰意盡,倚檻艷歌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十三日雪後晚過天漢橋堤上行
- 紅燭射眸從結客,清歌帖耳苦憐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戲答持燭之句依韻和永叔
- 吹笛夢來猶記曲,愛歌老去未忘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偶書相留
- 道聞癭木器,愛賞互歌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癭杯
- 至今風俗美,自昔誦歌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刁景純知會稽
- 遙憐數觴豆,何必親歌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太祝同諸君游園湖見寄
- 已詠應麟來五畤,仍歌翔雁雜殊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永叔原甫致齋集禧
- 買臣貧賤妻生離,行歌負薪何媿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會稽婦
- 在昔梁惠王,筑臺聚歌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江鄰幾龔輔之陳和叔登吹臺有感
- 會須舉杯杓,亦莫忘歌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
- 會赦未教歸北闕,高歌應合遇東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寄陜府通判孫狀元兼簡令弟秀才
- 汗漫失屠龍,接輿遂歌鳳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
- 歲稔又時安,春來恣歌吟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唱山歌
- 邑民攜觴連簾幕,或歌或舞何歡欣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內鄉天春亭
- 誰人有芳酒,為我高歌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共城十吟·其三曰春郊芳草
- 安樂窩中詩一編,自歌自詠自怡然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詩一編
- 渴時飲,饑時餐,醉時歌。 -- 出自元·關漢卿·【南呂】四塊玉 閑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