樽在第7個字的詩句
樽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鄴王城下倒清樽,子云書中冪蛛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酌別世弼
- 遣騎相呼近酒樽,言君曉鼓前征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送時中攝東曹獄掾
- 兩士風流對酒樽,四無人聲鳥語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次韻呈明略并寄無咎
- 送酒誰知我,瓢樽昨暮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七夕
- 勝地來相失,清樽未暇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再和
- 黃卷譏前失,清樽借后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除夜
- 百年不堪把,一樽歡有余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
- 暑簟臥清風,寒樽對佳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 巽堂
- 綺席墮殘英,芳樽漬余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二十三荼醾洞
- 鈴閣渡清風,芳樽對佳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徐州送江少卿
- 故人獨未來,一樽誰與傾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次孫覺諫議韻題郡伯閘上斗野亭見寄
- 舞劍令人笑,沽樽只自傾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解悶 其三
- 細字憑兒看,清樽待客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七
- 此日足可惜,此樽何可辭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此日足可惜
- 下榻延密客,開樽薦新嘗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食芡實作
- 畫舸浮春水,清樽醉舞裙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李易初還汶陽
- 聞有高秋興,清樽醉飛鴻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答陳傳道五首之四
- 覽照老已具,開樽人向稀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春日感懷
- 瘦馬君將去,清樽我謾開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王補之歸南城
- 公廚敕許釀芳樽,屢喚賓朋醉后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效趙學士體成口號十章獻開府太師
- 幽興眇不盡,芳樽時一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李殿丞倉中對菊三首
- 他時重見過,余樽猶可潔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自用前韻
- 銀燭吐青煙,金樽對綺筵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春夜別友人
- 拍拍浮浮幾酒樽,梅花入夢酒歸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日飲酒
- 廬山山下倒芳樽,八九人家煙水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游山
- 遣吏山禽在,開樽野客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張評事涉秦居士系見訪郡齋,即同賦中字
- 雅曲龍調管,芳樽蟻泛觥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幸岳寺應制
- 好事無人載一樽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小雨濕黃昏
- 骨冷難同月下樽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南鄉子·淚眼轉天昏
- 盡此一夕歡,華樽會前墀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古離別
- 禹食傳中使,堯樽遍下臣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扈從出長安應制
- 共把長生酒一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一剪梅/一翦梅
- 竹館忽枉駕,山樽聊解頤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池州進士陳生惠然見過不日且行因以詩贈別
- 夜月可留翫,清樽可獨適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司馬學士慮囚
- 烏帽吹覺重,清樽想誰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刁景純期水門再別以風雨不往
- 之子洛中來,芳樽喜暫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希深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親聯句
- 懸磬任貧窶,盈樽長獻酬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五哀詩故太子中允知洛陽縣潁公
- 安樂窩中酒一樽,非唯養氣又頤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安樂窩中酒一樽
- 芳草更休生,芳樽更不傾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芳草長吟
- 鈞是亡羊事,清樽稍可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寄題寶應無斁鳧舄堂二首二
- 為須通曉照清樽,莫遣中宵生薄霧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試院中秋
- 自醉寧問客,一樽復一樽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
- 廟器刻科斗,寶樽蟠華蟲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
- 中山花下舉離樽,縞發蕭蕭重黯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屯田張中行罷成德軍通判還朝
- 客舍逢桃李,清樽聊自歡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寒
- 只知林下酒盈樽,不憂門外車推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題安州張全翁大夫溪圖
- 東風吹面酒楹樽,臘后一番梅柳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
- 濯足豈長往,一樽聊可依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東京寄萬楚
- 玉柱空掩露,金樽坐含霜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望荊山
- 繡段遮檐玉刻樽,揚州春色最先醺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和孫守三月二十七日開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