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樊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久在樊籠里,復(fù)得返自然。 -- 出自魏晉·陶淵明·歸園田居·其一
- 常恐樊籠中,摧我鸞鶴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仲至侍郎見惠稚栝種之禮曹北垣下今百余日
- 憶從樊口載春酒,步上西山尋野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
- 憶従樊口載春酒,步上西山尋野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武昌西山(并敘)
- 則是樊素竟去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朝云詩(并引)
- 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東方未明
- 故里樊川菊,登高素浐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九日五首
- 櫻桃樊素口,楊柳小蠻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句
- 舊學(xué)樊遲稼,新通泛勝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早春
- 秋草樊川路,斜陽覆盎門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憶游朱坡四韻
- 雖微樊父明,不失孟子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司馬遷
- 宛宛樊城岸,悠悠漢水波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襄陽峴山
- 異哉樊子怪可吁,心欲獨(dú)出無古初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絳守居園池
- 一遣樊籠累,唯馀松桂心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
- 道是樊川輕薄殺,猶將萬戶比千詩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陸務(wù)觀
- 不是樊川珠玉句,日長淡殺個(gè)襄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新晴讀樊川詩
- 柳鶯樊子口,梁鷰趙家身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癸亥上已即事
- 不要樊姬與小蠻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采桑子·虛堂密候參同火
- 重游樊素病,捧心不能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文潛同游王舍人園
- 岸回樊口依稀見,日出廬山紫翠橫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自黃州還江州
- 重訪樊姬鄰里,怕等閑易別,那忍相逢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八聲甘州·記行云夢(mèng)影
- 不立樊墻天廣大,賸栽花竹地寬閑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汪見可教授約諸丈鳳山酌別
- 折柳樊場(chǎng)圃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秋夜詩
- 武昌樊口最幽絕,東坡曾為留五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吳瑞卿歸武昌
- 瀟灑樊山老,年來亦可憐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申屠僉事
- 喚取樊川搖醉筆,風(fēng)流聊與付他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泛舟大明湖
- 卻到樊川訪舊游,夕陽衰草杜陵秋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過樊川舊居(時(shí)在華州駕前奉使入蜀作)
- 比山樊、也應(yīng)錯(cuò)道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惜奴嬌·洛浦嬌魂
- 自仙樊去后,無人題鳳,闌干外、成孤媚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水龍吟·杜鵑啼正忙時(shí)
- 誰似樊山偏得意,倚天紫翠照空虛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堂即事
- 何勞樊遲學(xué),當(dāng)問漢陰夫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·種蔬
- 漫游樊水陰,忽見舊部曲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喻舊部曲
- 自家樊水上,性情尤荒慢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漫酬賈沔州
- 嘆個(gè)樊公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客人樊公索
- 內(nèi)委樊姬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楚妃嘆
- 猗猗樊姬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楚妃嘆
- 梅兄樊弟風(fēng)流態(tài),魏后姚王富貴姿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同官醵呈林簽判
- 柳能樊圃猶須種,蘭縱當(dāng)門亦不鋤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四首
- 空作樊樓夢(mèng),安知在越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十首
- 我比樊須身更老,只今學(xué)圃亦悠哉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仆營小圃方兩月而張?zhí)狗蚴倦榍f圖有起予之意
- 韋曲樊川雨半晴,竹莊花院遍題名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郊墅
- 誰似樊侯哲且明,解將勛業(yè)佐中興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
- 愁回樊素行時(shí)首,枉卻紅兒死后名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和王百穀懷出妾
- 漫學(xué)樊遲圃,空登子反床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又和春日即事
- 將軍樊噲勇敢兒,肉食萬里班超相。 -- 出自宋·馮時(shí)行·關(guān)山月
- 咄咄樊籠子,胡不餐朝霞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空謠吟
- 怒排樊噲盾,吐臥允之頤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
- 小蠻樊素兩傾城,幾度醉狂客。 -- 出自宋·洪適·好事近·柳岸碧漪深
- 幸脫樊籠隨所適,平平飛去不須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放鶴送潘恭叔司理
- 笑令樊噲自橫筆,何用呂布須急縛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糟蟚蚏送葺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