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9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上古聞巢父,衰周有楚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詠一百首·接輿
- 儺鼓咚匝廟門,可憐楚俗至今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湘潭道中即事二首
- 會合知何所,春江泛楚艎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錢規判官歸蜀覲遂之岳陽
- 四首秦僧絕論,一篇楚客離騷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流水
- 其一起楚舞,一起作楚歌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鐵如意
- 項莊拔劍項伯起,漢楚興亡在今爾。 -- 出自宋·劉翰·玉斗歌
- 東城謾祀漢蒼梧,南楚空憐屈大夫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皇帝閣
- 洮湟私牘舊開邊,淮楚依然樣子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聞山陽夏全之變
- 坐客猶吳語,行人盡楚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及甫入峽雜詠·峽口
- 持之矜所無,歸思動楚越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吳省副青梅
- 柳垂絲,花滿樹,鶯啼楚岸春天暮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漁歌子·楚山青
- 所遇盡漁商,與言多楚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泊舟貽潘少府
- 白雪宜新舞,清宵召楚妃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夜觀妓
- 樹勢連巴沒,江聲入楚流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姚合員外赴金州
- 謾有歸鄉夢,前頭是楚邦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
- 昨夜楚鐘鳴,飛霜下楚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早霜寄蔡大
- 那得無鄉思,前程入楚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盡途中作
- 花塹接滄洲,陰云閑楚丘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棲一上人
- 綠水迎吳榜,秋風入楚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李秀才赴婺州招
- 得道殊秦佚,隳名似楚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
- 朝行入郢樹,夜泊依楚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兵后余不亭重送盧孟明游江西
- 文字赍秦本,詩騷學楚人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別襄陽詩僧少微(詩中答上人歸夢之意)
- 衰病已經年,西峰望楚天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錢大郎中李十七舍人
- 艷冶青樓女,風流似楚真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南歌子·艷冶青樓女
- 我生本吳儂,搦筆追楚些。 -- 出自宋·沈與求·送章文虎秀才歸荊南
- 嘆霸才重耳,泥涂在楚,雄心元德,歲月依劉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 次韻林南金賦愁
- 左紫空西洛,辛夷謾楚湘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正月十日小園瑞香盛開
- 客浦舟凝滯,憑高識楚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望楚
- 小分銅竹,遍灑雨露楚江隈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清霜洗空闊
- 簫外月,夢中云,秦樓楚殿可憐身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鷓鴣天·搭柳闌干倚佇頻
- 冷截龍腰,偷拿鸞爪,楚山長鎖秋云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夜合花·冷截龍腰
- 數點寒英,為誰零落,楚魄難招,暮寒堪攬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醉蓬萊 歸故山
- 正老耳難禁,病懷凄楚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掃花游/掃地游 聲
- 寧復論秦過,終當作楚狂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亂后
- 樓上寒深,江邊雪滿,楚臺煙靄空濛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瀟湘夜雨/滿庭芳
- 白蘇事業千年后,吳楚封疆百戰余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送謝太守
- 衣沐雨,鬟櫛風,槲葉楚楚山芲紅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毛女
- 《典》、《墳》孰求楚左相,金絲未壞孔子堂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伏生受書圖
- 渺霜天如海,寫不盡、楚客情濃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春從天上來 廣陵冬夜,與松云子論五音二變
- 更宜秦女,銀箏喚取,楚娥瑤瑟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石州慢 題玉笙手卷
- 問何似,似秦關雁度,楚樹蟬鳴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聲聲慢 揚州箏工沈生彈虞學士深遠溪沙,求
- 樹暗江城雨,天青吳楚山。 -- 出自清·施閏章·燕子磯
- 畫擬憑梁廣,名宜亞楚姬。 -- 出自宋·李從善·薔薇詩一首十八韻,呈東海侍郎徐鉉
- 畫擬憑梁廣,名宜亞楚姬。 -- 出自宋·李從善·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
- 自重文賦名,荒淫歸楚襄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樂府雜曲·鼓吹曲辭·巫山高
- 干戈時變信雖絕,吳楚路長魂不迷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
- 已盡滄浪興,還思相楚行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喜
- 水晚來邊雁,林秋下楚猿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過湘江唐弘書齋
- 不見二三子,悠然吳楚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勉二三子
- 瀟湘曾宿話詩評,荊楚連秋阻野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朗陵二禪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