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8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朱荷江女院,青稻楚人田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
- 向營淮水滿,吹角楚天秋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
- 若至蘭臺下,還拂楚王襟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風
- 英浮漢家酒,雪儷楚王琴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蘭
- 既能甜似蜜,還繞楚王舟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萍
- 鳳出秦郊迥,鶉飛楚塞空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野
- 布義孫卿子,登高楚屈平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賦
- 徒為卞和識,不遇楚王珍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玉
- 光含班女扇,韻入楚王弦。 -- 出自唐·李嶠·游禁苑陪幸臨渭亭遇雪應制
- 辰陽隔江渚,空些楚詞哀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贛州明府楊同年挽歌詞
- 吳岫涌云穿望眼,楚江浮月冷征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南徐道中
- 赤日吳波動,蒼煙楚樹昏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賞心亭再題
- 秋懷潘鬢禿,午夢楚魂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藻侄比課五言詩,已有意趣,老懷甚喜,因吟
- 有個人人,生得濟楚,來向耳畔,問道今朝醒未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紅窗迥·幾日來
- 秦女洞桃欹澗碧,楚王堤柳舞煙黃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武陵春日
- 江頭聞哭處,寂寂楚花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江陵孝女
- 商路雪開旗旆展,楚堤梅發驛亭春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李司空赴鎮襄陽
- 泠泠松桂吟,生自楚客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張徐州席送岑秀才
- 如何嵩高氣,作鎮楚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獻漢南樊尚書
- 北闕秦門高,南路楚石深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汝墳蒙從弟楚材見贈,時郊將入秦,楚材適楚
- 花驚燕地云,葉映楚池波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去矣朔之隅,翛然楚之甸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石淙
- 歸情似泛空,飄蕩楚波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送從舅端適楚地
- 孤枕楚水夢,獨帆楚江程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吳安西館贈從弟楚客
- 買園隋苑下,持缽楚城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禪智寺上方懷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創
- 故國胡塵飛,遠山楚云隔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京口懷洛陽舊居,兼寄廣陵二三知己
- 向別伊水南,行看楚云隔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元八游汝南
- 相思楚天外,夢寐楚猿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逢郴州使,因寄鄭協律
- 何事長沙謫,相逢楚水秋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巡去岳陽卻歸鄂州使院,留別鄭洵侍御,侍御
- 獨與不系舟,往來楚云里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湘南漁父
- 不解胡人語,空留楚客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鄂渚聽杜別駕彈胡琴
- 迢迢此恨杳無涯,楚澤嵩丘千里賒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
- 微明漢水極,搖落楚人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步登夏口古城作
- 古墓樵人識,前朝楚水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經漂母墓
- 吏體莊生傲,方言楚俗訛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
- 澄清湘水變,分別楚山高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餞元侍郎加豫章采訪兼賜章服(時初停節度
- 夜上明月樓,相思楚天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石梁湖有寄(一作懷陸兼)
- 回首人已遙,南看楚天隔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湖上遇鄭田
- 爐峰絕頂楚云銜,楚客東歸棲此巖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孫逸歸廬山(得帆字)
- 踏閣攀林恨不同,楚云滄海思無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樓寄王卿
- 靈悠那解化,清夢楚江濱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見艾有感
- 漢節幾回登快閣,楚囚今度過澄江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泰和
- 我游彭城門,來吊楚王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燕子樓
- 水從章江去,云繞楚山飛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巽齋先生歐陽大著
- 漢賊已成千古恨,楚囚不覺二年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自述二首
- 回首夕嵐山翠遠,楚郊煙樹隱襄城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壽陽罷郡日,有詩十首,與追懷不殊,今編于
- 空闊遠看波浪息,楚山安穩過云岑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溯西江
- 登樓掩泣話歸期,楚樹荊云發遠思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楊皞東歸
- 憶漱蘇門澗,經浮楚澤潴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寄李輈侍郎
- 舟泊湘江闊,田收楚澤遙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皇甫侍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