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6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知有歡娛游楚澤,更無書札到京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陳先生之洪井寄蕭少卿
- 知有歡娛游楚澤,更無書札到京華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陳先生之洪并寄蕭少卿
- 蕪城連宅住,楚塞并車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寄饒州王郎中效李白體
- 星使南馳入楚重,此山偏得駐行蹤。 -- 出自唐·許堅·登游齊山
- 菱歌思欲絕,楚舞斷人腸。 -- 出自唐·李叔卿·江南曲
- 山春南去棹,楚夜北飛鴻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宜春裴宰是將軍旻之孫
- 薰膏自銷鑠,楚老空馀悲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覽古十四首
- 深邃門墻三楚外,清風池館五峰前。 -- 出自唐·石恪·贈雷殿直
- 一片白云迷楚岫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蝶戀花·一片白云迷楚岫
- 蹤跡往來吳楚,夢魂不到長安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·溪山如洗雨才乾
- 衛人悲鶴乘,楚國賞羊屠。 -- 出自元·王蒙·錢塘懷古
- 庭下新松楚楚,籬邊細菊班班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木蘭花慢 和桂山慶新居韻
- 巴歌從客好,楚服為人輕。 -- 出自元·梁寅·旅舍
- 但碧檻長倚,楚蘺空擷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蘭陵王 春日寄錢塘諸友
- 南越東吳帶楚皋,頻年醉眼送飛毛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秋感(六首)
- 躍馬橫戈東楚陲,據吳連越萬熊貔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舟過吳門感懷(二首)
- 回首吳臺連楚館。 -- 出自元·韓奕·河傳 送俞彥行
- 三竿日,顰翠楚山長。 -- 出自宋·王予可·小重山 予可自解*霜脂粉也
- 待滿載、淮歌楚舞。 -- 出自元·張之翰·金縷曲 中秋不寐,枕上作以自遣
- 試聽陽春歌楚調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天仙子 壽白云平章 以上江刻本雪樓樂府五十
- 使子聲流梁楚,使子名齊和緩,當代更誰加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調歌頭 代贈醫者葛道夫
- 龍蟠虎踞,朝楚暮秦,世路艱蹇。 -- 出自元·安熙·石州慢 寄題龍首峰
- 恐薛媛圖形,楚材興嘆,喚醒當年。 -- 出自元·吳氏女·木蘭花慢 和鄭禧
- 昔日爭雄懷楚霸,百萬屯云貔虎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百字謠 東坡昔守彭城,既治決河,乃修筑其
- 水檻水花明楚楚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蝶戀花 夜酌荷亭
- 山下寒林平楚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茅山逢故人 句曲道中送友 案此下原有殿
- 武烈翊中興,楚材冠當代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贈袁伯夔
- 肝膽早知成楚越,腹心偏許寄羌戎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次韻倦知同年感事
- 江水鴨頭綠,楚山螺髻青。 -- 出自明·汪廣洋·晚晴江上
- 馬上短衣多楚客,城中高髻半淮人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秋思(三首)
- 行盡吳頭并楚尾,多少風光經眼底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平政橋
- 憶昔相攜吳楚游,日同匕箸夜同裯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水崖哭明圃子留
- 解珮江邊憶楚妃,采蓮渡口思交甫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湘水巫云曲
- 漢室中興吳楚破,條侯元是絳侯兒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聞山東消息三首
- 半壁東南三楚雄,劉郎死去霸圖空。 -- 出自近代·孫中山·挽劉道一
- 我昨勸君為楚游,喜君翻然即掉頭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送程孟陽游楚中
- 霜趁悲鴻歸楚澤,風移殘燒下秦川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旅中感懷
- 湘云隨雁斷,楚路背人遙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吳宮何薄命,楚夢不終朝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槿花
- 鮑叔不予怯,楚臣寧妝瑕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哭公實學士
- 蜀波馀柹盡,楚野惡氛收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送荊南李學士
- 憭慄梧楸似楚騷,霜馀寒水失溪毛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出池上
- 於陵三咽味,楚澤九升魂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仲微殿丞以余多難退居洊貽誨問復緘新什以勉
- 四客高風輕楚漢,五君新詠棄山王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世事
- 此地敢言逃楚相,他年終擬作堯民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謀退
- 曲江居嶺阨,楚越封疆間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陳京廷評
- 晉興由師讓,楚敗以師喧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亂后碧蕪荒楚甸,云間孤塔見維揚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有感
- 都門空舊觀,楚俗自鄉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王少清寒食感舊
- 人言不學問,楚楚自超群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