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5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搴露紉荷楚澤舷,未胡南海素馨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龍涎香
- 客懷滯荊楚,念之成白頭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避地桂陽山門招友人晚飲
- 蜀魄悲鳴楚國春,試憑清些與招魂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次韻劉元舉子規
- 吳山但見楚山高,豈知砥柱千金寶。 -- 出自宋·伍馀干·偕康子雍州季子東所游虔州通天巖
- 回雁峰南楚越分,瀟湘煙水思離群。 -- 出自宋·許翰·辛亥三月擊舟瀟湘得邵武柳州二丞相正月初書
- 漢殿初呈楚舞時,月臺風榭鎮相隨。 -- 出自宋·薛映·戊申年七夕五絕
- 樓高百雉楚城東,吳蜀衣冠邂逅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江漢樓
- 快哉真得楚王風,鉦鼓喧江四面雄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順風至采石
- 螳螂方捕楚,黃雀遽乘吳。 -- 出自宋·張堯同·嘉禾百詠·槜李城
- 憶從傾蓋楚公門,握手論交如有素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送高元善太守赴任杭州
- 吳山如畫楚江平,消得孤帆半日程。 -- 出自元·陳基·福山港口待潮
- 漢江東抱楚山流,先壟猶余土一抔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上明州太守茶子俊(還武昌遷葬告牒而作)
- 昔年為客楚江邊,雨霽江南二月天。 -- 出自明·陳安·題高理瞻所藏小景圖
- 五月五日楚江晴,菖蒲葉綠江水清。 -- 出自明·戴冠·競渡曲
- 野氣沉平楚,池光轉碧蘿。 -- 出自明·董應舉·西山來青軒對月
- 瞻蜉蝣之楚楚兮,中悶悶而心驚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傷落花
- 歸心遙下楚江東,塵鞅猶牽粵徼中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試院呈同事陶判府
- 十年宦學楚江濱,老景垂垂上此身。 -- 出自明·管訥·清明感懷
- 白河東下楚城西,指點湖山三嘆息。 -- 出自明·韓邦靖·玄明宮行
- 吳趨未下楚姬迎,玉笙初罷文簫起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子夜歌·月光欲沒花含煙
- 天闊浮吳楚,山青入洞庭。 -- 出自明·杭淮·送徐石東僉憲潮南分韻得瀟湘
- 帆外收吳楚,尊前落斗牛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登天柱閣
- 槁澤聊吟楚,尋源若避秦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徐紹卿還洞庭兼訊方子
- 吳鄉遙接楚云東,潮落寒江一水通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江都代柬寄親故
- 江漢眺吾楚,霜露愴宸衷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齊梁歷南楚,甌越盡東吳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樂府十二首(嘉靖丙寅作)
- 越人病吟楚人泣,長歌歌罷謀長別。 -- 出自明·李至清·虞山別受之短歌(有序)
- 草草相逢楚澤西,紅亭綠酒又分攜。 -- 出自明·林章·潛山送友還閩
- 楚山蒼蒼,楚水洋洋,御史之節,功烈顯彰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漢之季哀故御史余公闕守舒城死節而作
- 蒼浦遙連楚澤深,石林盡帶吳堤轉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題吳教授所藏黃大癡畫松江送別圖
- 饑鳶獵平楚,寒狐鳴城隈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適金陵登魏武讀書臺奉別李覺齋丈
- 薄游歷吳楚,忽忽更南征。 -- 出自明·陸弼·大安道
- 零陵還屬楚,湖口只如巴。 -- 出自明·偶桓·次永州
- 山莊別筑楚城西,百畝桑陰水一溪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耕隱為南昌萬用中賦
- 郴州南望楚云邊,顏色長懷別我年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寄崔工侍民瞻用前韻
- 小則受棰楚,大則冠袍褫。 -- 出自明·宋玨·讀金陵俞仲髦荔枝辭戲作五十四韻
- 巫陽云暗楚臺晚,故山不見關山長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吳姬留客行
- 淮流浩蕩楚原平,嘆息英雄不再生。 -- 出自明·謝肅·韓信城
- 白露團團楚天碧,鳳凰叫起扶桑日。 -- 出自明·徐庸·晴竹
- 巴陵西畔楚江分,曾泛湖波望岳云。 -- 出自明·楊士奇·題少保楊澹庵江鄉歸趣圖
- 蔥裾看楚楚,珠履亦媞媞。 -- 出自明·虞淳熙·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
- 夕陽下平楚,遠樹見漁村。 -- 出自明·張名由·夏日田家四首
- 搖落應悲楚公子,不將舊業付漁樵。 -- 出自明·鄭善夫·秋日病懷
- 九嶷嵯峨楚云碧,鷓鴣啼雨湘江夕。 -- 出自明·鄭希良·夜雨
- 吳姬蹈歌楚女舞,羅帶同心結飛組。 -- 出自明·鄭淵·采蓮曲
- 憑高一望楚天低,云樹蒼蒼暮山紫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漁村夕照
- 牛羊歸遠楚,燈火映孤村。 -- 出自明·祝顥·次陽明堡
- 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望天門山
- 詞鋒雖作楚騷寒,德意還同漢詔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
- 蜀人文賦楚人辭,堯在崇山舜九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宿建封寺曉登盡善亭望韶石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