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可能只袖區中手,鎮在湖亭讀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李參政生日
- 暫離約會春風早,催逐飛帆下楚江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內機知府郎官再和示教清拔遒美手不能置用韻
- 會須竹院求余地,歲晚安閒讀楚騷。 -- 出自宋·岳甫·巾山曉望
- 臥看筆架成江夢,坐揖爐峰讀楚詞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寄題盧川容膝軒詩
- 間有一念及王事,祗能氏頭效楚囚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聞倪尚書赴詔
- 香冷羅衾愁無寐,難奈凄凄楚楚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賀新郎·怕聽黃昏雨
- 曉晴不管寒侵青,似看湘山上楚臺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雪夜吟竹屋因約友人明日登楚臺
- 此懷惟有詩人識,除卻詩人只楚詞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邁·漁人
- 鋪排玳席,追陪珠履,且釃春酎,楚舞秦謳,半慵鶯舌,疊翻鴛袖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水龍吟·十洲三島蓬壺
- 黑風吹海屑銀濤,莫辨秦瑰與楚瑤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和趙知錄韻三首
- 磨瑕礱垢飽風霜,袖手南游來楚國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汪功父聘石友
- 歌褲方騰持節去,未許制衣湘楚。 -- 出自宋·朱渙·百歲令
- 自慚尸素嘗多暇,未放秋風變楚顏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浣沙秋日五首
- 草香稚蝶銷胡粉,花落蠻鶯變楚金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山居春晚
- 悵銀橋夢斷,玉簫聲杳,人如在、楚天北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龍吟·少年管領良宵
- 臺躔夜折空追嘆,留得甘棠滿楚鄖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別大參二首
- 驚聞邊信多蠻語,喜動鄉情帶楚音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思歸偶成
- 不勞游刃烹秦鹿,直以余鋒剪楚猴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題漢中嶓冢觀高祖廟試劍石
- 衡山九十里衡陽,風物熙然冠楚鄉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衡陽道間即事
- 萍蓬江海通吳會,蘭芷汀洲帶楚騷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妙高臺
- 當知歲計國計關,但區區飽吾楚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和士友傅勉之喜雨韻
- 素秋漸老,正葉落吳江,雁橫南楚。 -- 出自宋·楊澤民·掃花游/掃地游
- 蕙風飏暖,漸草色分吳,柳陰迷楚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掃花游/掃地游
- 湖光只在闌干外,憑虛遠迷三楚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齊天樂 澤國樓偶賦
- 頻年陡覺生華發,日日憑高望楚州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寄晚浦張觀使
- 故人若問淞江客,自采芙蓉學楚吟。 -- 出自宋·陳允平·留鶴江有感
- 翻思舊日長安市,醉拍欄干歌楚辭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柬倪梅村
- 妓圍笑指紅樓去,寂寞窮吟胡楚賓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和李希膺春日醉吟
- 功成萬死不見賞,歸騎驢子吟楚詞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塞馬歌答楊侍郎
- 草草又、一番春夢,夢覺了、風雨楚江秋。 -- 出自宋·尹濟翁·一萼紅·玉搔頭
- 問梅花、幾人邀詠,平生見外騷楚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摸魚兒·問梅花
- 葵心不寧憂忉忉,矯首東方歌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壬戌正旦日蝕值陰有詩明日雨微雪再賦
- 此中林壑多仙跡,何必吹簫更楚臺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寓舍在青安門外由是出郊不數里群山獻狀如游
- 修眉班首頂如鬀,蹡蹡衣裳猶楚制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壽星相
- 鱠鱸雨壓還吳興,寄雁云迷客楚心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韶村
- 趁時士女忺秦服,學語兒童解楚吟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聞讀書有感
- 離騷讀罷意沈沈,痛飲狂歌作楚吟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乙酉端午聯句
- 甚平生、風流謝客,刀頭夢送酸楚。 -- 出自宋·劉將孫·摸魚兒·甚平生
- 湘靈正作南歸夢,莫向江頭唱楚歌。 -- 出自宋·劉鉉·題沈孟淵所藏王叔明竹(二首)
- 自慚鼓瑟投齊好,謾接歌輿效楚狂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夜讀離騷
- 爐薰不斷征蠻祀,碣墨空遺責楚羞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合江亭
- 飛花寂寂燕雙雙,南客衡門對楚江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春日偶作
- 自從一夢高唐后,可是無人勝楚王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句
- 年來若有乘槎客,為吊波靈是楚臣。 -- 出自唐·王初·銀河
- 還知謝客名先重,肯為詩篇問楚狂。 -- 出自唐·周賀·寺居寄楊侍御
- 老將何面還吾土,夢有驚魂在楚鄉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旅懷
- 也知暮雨生巫峽,爭奈朝云屬楚王。 -- 出自唐·袁皓·寄岳陽嚴使君
- 至今祠畔猿啼月,了了猶疑恨楚王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屈祠
- 還緣不及紅兒貌,卻得生教入楚宮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正憐東道感賢侯,何幸南冠脫楚囚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移饒州別周使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