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13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鹍鵬翻海十洲近,江漢分流三楚寬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楊宰游神居
- 夜剔殘燈賦招隱,愁追交情廣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解禹玉
- 野亭話別,恨露草芊綿,曉風酸楚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掃花游/掃地游
- 群鷗聚散,征航來去,隔水相望楚越。 -- 出自宋·李甲·擊梧桐
- 誰向江頭遺恨濃,碧波流不斷,楚山重。 -- 出自宋·祖可·小重山·誰向江頭遣恨濃
- 不知心逐搖搖旆,反為官憐楚楚松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病中二首
- 使君親按新歌舞,魂夢相逢笑楚襄。 -- 出自宋·李光·鷓鴣天·踏舞貪看赤腳娘
- 曾編金鑰李商隱,屢賜銀杯胡楚賓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韻學士重陽雪中見招不赴前后十六首
- 僦居栽竹暮清幽,縶系其如是楚囚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循省
- 大晁富麗比南金,令弟清新敵楚琳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晁子與
- 珥貂漢廷臣,往往富平下,朅來楚江城,百事聊復且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張嵇仲侍郎
- 青冥接跡他年事,晉地卿材半楚臣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留題新安幕府聚秀軒
- 定隨國老興東海,肯效騷人慟楚江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洪丞和來再次韻
- 瀟湘濃碧浸青天,千里人家接楚田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贈李西臺
- 已隨夫貴,仍因兒顯,兩國看齊楚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永遇樂·鴛瓦霜明
- 清湘列岫擁煙霏,不見靈均吊楚妃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俞{扌堇}畫八景
- 日華露重疏疏竹,寶砌風回楚楚松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端午帖子九首
- 荊門道,在何許,萬里迢迢入南楚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荊門道
- 歸途絕景何人見,萬頃銀濤漲楚天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同宣卿和仲仲達游上封值雨百歸時上封辯病南
- 天浮江水兼湖水,云抹淮山與楚山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凌歊臺六首
- 不須捧斚歌吳曲,看即揮毫繼楚騷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沈國錄席上用趙監丞韻
- 陽臺朝暮誰為主,夢裹時時怨楚王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戲景思
- 誰教艷質撩潘鬢,生怕朝云逐楚風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鷓鴣天·萬點胭脂落日烘
- 要約劉郎銅雀醉,底事遽爭荊楚。 -- 出自宋·王千秋·賀新郎·吊古城頭去
- 花前塊處憐秦贅,澤畔行吟類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得家書
- 馬痡仆倦棲茅屋,夜汲巖泉燃楚竹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前行路難馮公嶺作
- 觀光勿作遲遲去,桂玉何勞嘆楚薪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子南兄參選
- 尋幽覽勝,憑危欄、極目風煙平楚。 -- 出自宋·沈端節·念奴嬌·尋幽覽勝
- 舊家桃李種河陽,今日紅梅自楚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謝潘端叔惠紅梅
- 蕭梁尤重北徐鎮,高齊又為西楚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姜子謙寄鐘離
- 共欽箠楚辭巴嶺,又聽勾稽復楚鄉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武宣教徹二首
- 胡為拘縶不得逞,歸戴南冠效楚囚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秦侯不調累年識者嘆息茲以規恢秘略親簡上知
- 功名槐國吾深省,痛飲何妨讀楚騷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歸自淮右讀楚辭有感
- 離騷讀罷意沉沉,痛飲狂歌作楚吟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括·乙酉端午聯句
- 速來窠上尋徐老,同醉花前作楚狂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海棠
- 英詞逸氣吞江湖,竊比君才如楚國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大雪不止再交前
- 暮云真作江東去,不復沅湘誦楚騷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又次韻宋茂叔送行五絕兼謝修叔
- 季承新寄嶠南詩,君亦南游吊楚累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段元衡出示與晦翁九日登紫霄峰詩及手帖并及
- 不勝酒敵先齊敗,粗有詩資皆楚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并呈坐間諸公
- 我儀圖此藏周廟,人實云何滯楚包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和西園胡季履見寄
- 漁翁夜傍四巖宿,曉汲清湘燃楚竹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后欸乃辭
- 風流二老歸靈鷲,筆墨千年續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到龍井寺
- 山靈意我酬清賞,為酌冰泉讀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題雪竇千丈巖
- 獨醒未覺孤清景,笑酌寒泉讀楚騷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題雪竇山妙高峰
- 野亭寄韻追唐什,秋菊餐芳敵楚辭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謝虛齋和詩
- 豺狼當道實堪嗔,就乳於菟笑楚臣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林治中近有捕虎之役調以拙詩
- 藩籬剟彼羝角觸,送似玉堂如楚束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葺芷筍詩
- 如知褒姒貽周患,須信巫臣為楚忠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偶記賦王昭君謾錄之
- 蔞蒿見錄爾雅篇,族譜系出荊楚壖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舊冬得蔞蒿數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擷輒持
- 笑驅萬慮歸何有,獨自低頭課楚吟。 -- 出自宋·陳耆卿·九日阻雨晚晴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