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楚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送客出城秋已涼,太行南上楚天長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送別叔銘出順承門
- 洛下帆檣淮水盡,舟中言語楚人多。 -- 出自明·呂時臣·舟中冬夜寄馮明府汝行
- 十二峰頭云不盡,夜深還到楚王宮。 -- 出自明·孟洋·有悼一首為華泉大司徒作
- 行吟亦抱靈均恨,鼓枻愁逢楚澤漁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寄其勤宗兄
- 遙望美人秋水隔,摐花吹老楚江風。 -- 出自明·偶桓·懷友次陳石泉韻
- 羅雀已空廷尉宅,沐猴誰制楚人冠。 -- 出自明·秦夔·和司馬通伯夜坐有感韻
- 謾說隋堤斗早春,還應妒殺楚宮人。 -- 出自明·秋潭舷公·新柳
- 商老不知周粟富,晉人方恨楚材虛。 -- 出自明·邵寶·謁謝疊山祠
- 愁繞鳳臺秦樹暝,夢回巫峽楚云秋。 -- 出自明·沈愚·追和楊眉庵次韻李義山無題詩五首
- 白蘋風起洞庭暮,碧樹云橫楚塞秋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自沙津江行舟次岳陽送徐荊州
- 南浦誰家薦綠蘋,野堂又發楚山春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春辭二首
- 易水似憐湘月遠,燕鴻還共楚云飛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秋日待家書不至感賦此詩
- 驊騮蹀躞上芳洲,楊柳青青楚水流。 -- 出自明·宋登春·踏青楊林洲
- 舉歌《白筼》斗嬌嬈,越羅楚練風飄飄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白纻四時詞(四首)
- 朽骨又蒙周室葬,游魂不待楚人招。 -- 出自明·同庵簡公·鐘山法會詩(八首)
- 玉環睡足嬌無力,夢繞巫山楚云碧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題胡廷輝畫梨園圖
- 與爾期登雨花閣,六朝何處楚江流。 -- 出自明·王逢年·送盛仲交還秣陵
- 他日扁舟尋舊約,夕陽疏影楚云東。 -- 出自明·王秋英·歸楚留別夢云
- 一半秦聲半楚聲,秦娥調瑟楚娥箏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長安春雪曲五首
- 也曾拂拭蒼苔色,坐弄參差楚天碧。 -- 出自明·王佐·畫竹
- 荒園半畝清風足,他日應消楚客魂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次韻答同年邵汝學約過園居
- 有墳峨峨樹且封,誰其葬者楚國公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連理木為何坰賦
- 無奈腐儒憂伏枕,只緣卑濕楚中多。 -- 出自明·尹耕·南巡八首(世廟幸承天作)
- 千峰寒淡煦冬曦,信美徒傷楚客詞。 -- 出自明·尹伸·西樓
- 非但飄淪古獄邊,亦會提攜楚城里。 -- 出自明·俞允文·寶劍篇
- 燕趙悲歌何處覓,旅魂飄泊楚天涯。 -- 出自明·岳岱·悼樂工劉淮
- 臥病可憐天一柱,獨醒無奈楚三閭。 -- 出自明·張含·己亥秋月寄升庵
- 我是襄王作賦臣,曾攀蘭茝楚江濱。 -- 出自明·張詩·偶題
- 留得蕭蕭數竿竹,至今腸斷楚人歌。 -- 出自明·張倬·畫竹
- 楓林西入吳江遠,驛路東分楚水平。 -- 出自明·趙迪·登余干城
- 獨客傷神家萬里,斜陽征雁楚天低。 -- 出自明·鄭琰·黃山道中
- 欲問形容向來使,臞然應似楚三閭。 -- 出自明·周藩宗正·寄穆少春吏部
- 橋上蕭條人幾家,芳洲漠漠楚天涯。 -- 出自明·周玄·賦得河橋草色送高大歸龍門
- 窗前燭暗巴山雨,江上帆留楚水魚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憶友丁大舍(國初勛爵之子未襲爵者皆稱大舍
- 鴻雁恒憐澤國秋,數聲忽報楚天秋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平沙落雁
- 關塞豈無胡馬策,江湖真負楚漁歌。 -- 出自明·宗臣·除前錢惟重夜至
- 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芙蓉樓送辛漸
- 寒雨連天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芙蓉樓送辛漸二首
- 丹陽城南秋海陰,丹陽城北楚云深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芙蓉樓送辛漸二首
- 江上月明胡雁過,淮南木落楚山多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
- 孤城上與白云齊,萬古荒涼楚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余干古縣城
- 萬里辭家事鼓鼙,金陵驛路楚云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
- 澤中多水原上乾,越人為種楚人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襄陽古樂府二首·襄陽樂
- 鄉路遙知淮浦外,故人多在楚云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(一作判官)
- 日暮煙花簫鼓鬧,紅樓爛醉楚州春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
- 一夜月明天漠漠,漢人歌罷楚人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九
- 斷腸何必更殘陽,極目傷平楚。 -- 出自宋·廖世美·燭影搖紅 題安陸浮云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