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7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懷人不可見,應棹剡船回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春日懷帥初
- 君行定何許,舍棹越林丘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曉晴
- 溪邊樵風趁短棹,杖頭明月兼酒壺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寄廉宣仲
- 長裾曳非難,鶩棹驚莫留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韻辛起李長篇
- 裴郎有意縱短棹,雪夜待君明月邊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答裴寄卿書因寄長篇
- 異哉黃頭郎,放棹隨飛湍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題安流亭
- 閑身非復昔,征棹莫遲留。 -- 出自宋·吳浚·早發
- 今宵理歸夢,一棹隨風流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避地桂陽山門招友人晚飲
- 為訪心朋獨縱棹,況逢時雋與均茵。 -- 出自宋·吳育·次韻奉和給事中
- 川流數里近,放棹攀巀嵲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游靈巖
- 與朋看落葉,舍棹踏湖西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同杜北山鄭渭濱湖邊小憩
- 詩翁浮短艇,弭棹看浮鯈。 -- 出自宋·許尚·華亭百詠·小湖
- 一聲來欸乃,孤棹在滄浪。 -- 出自宋·姚所韶·漁歌
- 如舟萬斛方整棹,駕揚穩聽天風吹。 -- 出自宋·葉寘·壽陳監丞
- 樵村人語靜,商棹夜燈孤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
- 晚來風色好,歸棹得夷猶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日同尤司戶舟行游梅山
- 解維凌皺玉,輟棹理孤筇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買舟至九里松游三天竺
- 艅艎小別須回棹,不用陽關腸斷聽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送王共父
- 便當乘興去,艤棹向汀洲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劉淳叟見寄二首
- 嚴威不貸乘興棹,馀彩并入繙書帷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大雪
- 片云天外立,短棹雨中行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歸舟遇大風雨
- 問汝何所得,昔棹吳中航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動家山之想賦吳歌行
- 登山猿不避,鼓棹鷗靡驚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偶成
- 擷芳尋陌綺,泛棹擊波鱗。 -- 出自宋·趙濟·興慶池禊宴
- 我欲夢魂隨去棹,君應望眼斷高城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送葵廉父赴贛辟
- 雪中不管人回棹,正使敲門未必應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剡中戴亭
- 臨流網銀鯽,艤棹觴桂漿。 -- 出自宋·趙若渚·大泉洞
- 春風振客衣,逸棹東南下。 -- 出自宋·趙挺之·朱氏天和堂
- 龍睡潭深飛客棹,鳳鳴枝老結吾廬。 -- 出自宋·朱昱·況秀閣二首
- 無端動歸興,一棹喜輕還。 -- 出自宋·祝乂·垂虹亭
- 他日重來須艤棹,莫教驚散白鷗群。 -- 出自元·貢師泰·朱仲文編修還江西,諸公分題賦詩為餞。予適
- 鄙人獨言邁,去棹不得維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雨夜泊秀州城下憶僚友作
- 旋洄昧港脈,輟棹蘆花灣。 -- 出自明·唵囕香公·夜至西溪
- 曲灘楓葉回漁棹,兩岸蘆花叫雁群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督兵后還省發吉州
- 徒從便隨漁客棹,煙波誰認使君船。 -- 出自明·蔡汝楠·自岳陽泛舟下武昌呈姚嚴二使君
- 吳地月明人倚棹,江村笛好晚登樓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早春(二首)
- 遙山鳥外橫,孤棹沙邊艤。 -- 出自明·陳叔紹·丹陽湖
- 北風吹短日,孤棹倚松陵。 -- 出自明·程玄輔·雪后次吳江
- 江上好風催去棹,邑中故老候來車。 -- 出自明·傅德稱·送田仲茂宰入四川
- 錦鱗唼萍游,蘭棹隔煙語。 -- 出自明·顧達·春草池綠波亭
- 江鷗邀東還,戲棹見萬個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
- 高人同野興,移棹水西東。 -- 出自明·顧璘·共泛東潭餞望之
- 江清秋響風催棹,鳥去庭空月照筇。 -- 出自明·歸昌世·詠落葉
- 江上秋生張翰棹,月中人倚仲宣樓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送牟秉常往甘州
- 悠悠客途里,倚棹看秋陰。 -- 出自明·郭昭·自秣陵泛舟抵廬江
- 飛蓋攬崇堞,輟棹回前川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胥江泛月旋舸登城歸詠
- 歸心喜便風,孤棹出吳淞。 -- 出自明·李進·過湖
- 亂山黃葉寺,孤棹白摐洲。 -- 出自明·李禎·送周秀才游長沙
- 乘興還移浣溪棹,幾時同過草玄亭。 -- 出自明·廖希顏·送方兵備赴蜀兼懷楊芳洲座主
- 清尊醉落花,孤棹依蘆葦。 -- 出自明·林敏·江上送鄭山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