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7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重紆剡雪歸時棹,問訊磻璜約處灘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葉宋英三絕句
- 十分清浪堪飛棹,廿里長溝足下鉤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南園小船
- 興纏盡處須回棹,涂到迷時漫泣岐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安撫徽猷郎中召欲東賦詩見志乃以得歸閑退為
- 越浦爭回乘興棹,洛堤欲駐有情鞍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梅花
- 欠伸思晚步,舍棹涉芳洲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解舟
- 早蟬何處聽,歸棹幾時期。 -- 出自宋·杜汝能·送雇梅山之楊州
- 我欲同君理輕棹,蘇堤呼酒酹東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
- 老予尚行役,旅棹泛江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復次前韻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祿
- 歸心七里灘頭棹,客思三茅閣上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思家五首
- 三高祠畔吳江棹,百戰軍前鄂漢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二十八日殘雪不消懷舊
- 倚俟先生還北棹,定容小子到南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呈呂道山于八桂
- 五更波上回煙棹,半空飛雨落凄凄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次韻時瑞見寄
- 泝水秋風揚短棹,穿林落日擊孤舟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野宿
- 臥空百余日,遂棹嚴灘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自敘六十韻
- 采菱人未散,歸棹且從容。 -- 出自宋·顧禧·洪善慶興祖偕訪升上人即景次韻
- 哀哉禍變仍,歸棹危狂瀾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胡夫人挽詞
- 扁舟挨古岸,別棹過僧廬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游涪州普凈院
- 尋源未許停漁棹,修禊應堪泛羽杯。 -- 出自宋·何子舉·清渭八景·北澗雙流
- 若到浯溪須艤棹,次山遺頌想依然。 -- 出自宋·洪湛·送新知永州陳祕丞瞻赴任
- 歸舟帶圓月,倚棹并衡門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石祈晚泊
- 鶩舲乘滉漾,弭棹弄漣漪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采菱曲(二首)
- 芳草五湖初放棹,華林三月細啼鶯。 -- 出自明·蔣山卿·贈別孫刑部還京次衡山韻
- 舊磯雙鷺下,小棹一漁歸。 -- 出自宋·金涓·蜀墅頭
- 操舟過客宜停棹,暫到塵襟自灑然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重修龍興觀寄呈江吳二尊師
- 旋經義興境,頓棹石蘭渚。 -- 出自宋·李颙·舟泊太湖
- 一日將軍通戰棹,何曾五嶺限中華。 -- 出自宋·林概·伏波將軍廟
- 去帆欹綠水,別棹會中流。 -- 出自宋·林亮功·送友至飛云渡
- 我欲斷中流,去棹何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林若存·送退齋先生歸武夷
- 回艫乘派水,舉棹逐分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剛·宮亭廟
- 幾人留北闕,獨棹向南臺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送西外趙知宗
- 寒溪乘興云迎棹,秋夜娛賓月照筵。 -- 出自宋·劉騭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相從泮水樂,獨棹一江寒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句景范教授之官汪浦
- 深夜沉沉欲回棹,浩歌相送過青州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和趙戶曹游南湖之篇
- 即此暗庚冰,醉棹舞波面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和漁具十絕
- 喜聞罨畫初回棹,便拎共公吟過春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癸犯人日送李千秋還杭
- 哀音蟲外笛,遠棹雁邊舟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寄陳儒正
- 鷗兼野鶩沖行棹,浪挾汀沙打臥篷。 -- 出自宋·釋惠璉·舟行寒江曲港
- 賴是隨風囘櫓棹,幾乎翻卻釣魚舟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遠林翻急吹,孤棹正悠然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解舟
- 卻得漁人加櫓棹,等閑抹過碧波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頌古四十四首
- 卻因風景異,便棹雨舟回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賡李筼房韻
- 灘峻舟行遲,輟棹入崖口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春夜夢游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
- 碧海幾時無去棹,舉世渾成無事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龍山溪上路,短棹臘中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往龍岫舟中
- 隔港木蘭搖客棹,浦荷香散碧云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游霅城寄輝明遠
- 風力扶帆行不棹,笛聲喚月下滄洲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一百則
- 水月茫茫兮舟棹閑,雪云冉冉兮路岐絕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門外潮平船著棹,點頭老兔靜分身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鄰月堂求頌
- 水明玉兔隨征棹,線重金鱗上釣竿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一禪人出丐求頌
- 月華幾萬頃,誰棹酒船來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尊教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