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7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直須期云屋,夜棹去相尋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冬夜有懷柯田山人四首
- 十年瀕瘴海,一棹破春煙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申伯有行色會宿東禪次元韻
- 折得荷花忘卻,棹歌唱入斜陽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·軟塵飛不到
- 分明赤壁回驚棹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家傲·月黑波翻江浩渺
- 洊饑今有歲,倚棹望西疇。 -- 出自清·施閏章·舟中立秋
- 春歌弄明月,歸棹落花前。 -- 出自唐·徐彥伯·相和歌辭·采蓮曲
- 農田淹浸盡,客棹往來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江上值春雨
- 新鴻喧夕浦,遠棹聚空灣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江亭寓目
- 西江東注急,孤棹若流星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徐秀才游吳國
- 琴鶴幾程隨客棹,風霜何處宿龍湫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白處士游峨嵋
- 滄洲東望路,旅棹愴羈游。 -- 出自唐·楊凌·梅里旅夕
- 高于剡溪雪,一棹到門回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山居喜友人相訪
- 禁園紆睿覽,仙棹葉宸游。 -- 出自唐·薛昚惑·奉和進船洛水應制(一作孫逖詩)
- 平湖乘月滿,飛棹接星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均·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首
- 如何酌離尊,移棹巴城側。 -- 出自唐·王琚·奉答燕公
- 前程入楚鄉,弭棹問維揚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舟中遇陸棣兄西歸,數日得廣陵二三子書,知
- 振緡迎早潮,弭棹候長風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登秦望山
- 中流何寂寂,孤棹也依依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秋夜船行
- 那堪更、酒醒孤棹。 -- 出自宋·沈邈·剔銀燈·江上秋高霜早
- 風搖落日催行棹,湖擁新沙換故洲。 -- 出自宋·郭祥正·鳳凰臺次李太白韻
- 興闌猛輟凌江棹,重看鶯花茂苑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寓吳門十首
- 亟催江鹢休停棹,已信溪禽不亂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高機宜送別
- 酒車且新圖,客棹非舊整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儀真諸公餞別
- 瀚海無波聊整棹,陽春有腳莫論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回涂打冰欲遵陸
- 酒船墮云錦,歌棹凌瑞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馬上見賣白蓮者三首
- 飛塵棲劍室,歸棹莫遲回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送高縉之歸謀武林結課二首
- 鏡上誰為賀老,棹船能伴官閑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朝中措·熏風兩節照稽山
- 春風振客衣,逸棹東南下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超果亮師假還山
- 微風牽藻荇,小棹送鱸蓴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呈知府司封二十韻
- 方舟絕清漢,舍棹上層壁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德麟約游西山某自酇來會行李阻修成此詩
- 行行江湖去,舉棹向天臺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鄧城道中懷舊時德麟相拉至江北三縣
- 蒲萄水綠搖輕棹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菩薩蠻·暄風遲日春光鬧
- 使旌浮夜色,歸棹有寒聲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臘中會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日怕渡野塘寒酒罷
- 扁舟下雙溪,鼓棹共秋水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贈周然父
- 開船侵曉霧,轉棹順江流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十月二十三日趙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詩即席各
- 驪駒已載歌,蘭棹倚前浦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游西山
- 扶光迫西汜,回棹泛清淥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陪權郡符正民九日游西山
- 吳江楓落搖歸棹,更喜新詩愜所聞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和唐山叟所贈三詩
- 明日清風飛短棹,羨師先去得林泉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送丹霞
- 好山應自適,短棹得回遲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問訊子忱游天臺
- 寒流清更淺,短棹去仍來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泛舟歸自郡中舟中偶成
- 幽人乘興空回棹,公子無言獨擁袍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許守喜雪韻
- 而我獨滯留,艤棹長江畔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江行阻風
- 誅茅行可卜,鼓棹過幾返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
- 人間世,風帆月棹,同泛五湖船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滿庭芳·海國寒輕
- 明朝南康岸,艤棹陟山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舟至都昌初見廬阜連日陰雨忽爾晚晴云氣頓收
- 江風吹行色,短棹不得住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漢南晤魏侯彥誠魏侯贈詩期依韻知已而荊門受
- 好是蟾鉤隨歸棹,任歡呼、船重成頹玉。 -- 出自·劉鎮1·賀新郎·翠葆搖新竹
- 卻背煙嵐理歸棹,曉猿夜鶴總凄然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和史侍郎游澹巖韻六首
- 那得長繩縈去棹,不堪淋雨助離愁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張忠州使君八兄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