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7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垂綸懷渭叟,縱棹擬鴟夷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南臺舟中聯句
- 舊游憶鼓湘湖棹,日凈風微江練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煙波泛舟圖
- 垂釣者何人,短棹非妄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題趙文敏公畫松
- 孤尊秋露滑,短棹晚煙迷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泛舟
- 艤舟始搖漾,舉棹旋奔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下鼻亭瀧行八十里聊狀艱險,寄青苗鄭副端朔
- 吳洲采芳客,桂棹木蘭船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儒衣兩少年,春棹轂溪船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送張周二秀才謁宣州薛侍郎
- 客程殊未極,艤棹泊回塘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江城夜泊寄所思
- 蘇臺憶季常,飛棹歷江鄉。 -- 出自唐·王灣·晚春詣蘇州敬贈武員外
- 才子思歸催去棹,汀花且為駐殘春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歐陽子還江華郡
- 抱琴為傲吏,孤棹復南行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彈琴李長史往洪州
- 客心隨楚水,歸棹宿江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費秀才歸衡州
- 長淮流不盡,征棹忽復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淮上別范大
- 酒杯同寄世,客棹任銷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嚴使君游山
- 識君年已老,孤棹向瀟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客往湘江
- 碧溪行幾折,凝棹宿汀沙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旅次上饒溪
- 平生太湖上,短棹幾經過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 建炎庚戌題吳江
- 牧羊來海上,泛棹向山陰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送車猶未動,顧棹已不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南京簽判寇中舍
- 河上冰始坼,輕棹去未遲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子華
- 自嗟來獨晚,征棹苦言西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彩霓亭
- 逢船一借問,遠棹見來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馬秘書始約同行久而未至因以寄
- 洛水只聞煎去棹,西風唯解促行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詩
- 穿林出去鳥,舉棹有來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宿合清口
- 丈亭亭下浦,艤棹又終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泊丈亭
- 長汀明月催孤棹,廣莫高風酹一卮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前人拉游南山借意道別
- 病枕愁回江上棹,秋風重檢舊家衣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浣溪沙·斷盡柔腸苦費詞
- 縠皺波紋迎客棹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玉樓春
- 上恩留不遣,仍棹越船回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季秋十九日追還學士院回舟入都作二首
- 離醑不馀杯,征棹亟沿洄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提刑勸農使者還嘉州
- 多謝滄浪送征棹,更沾馀沫洗衰顏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過安陸舊居鄰里相送
- 南風今日好,歸棹上淮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同張子春淮上作
- 風汴雜花飄夕棹,雨吳芳樹隱春旗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送葉蘇州
- 江城少駐還鄉棹,一伴山翁醉習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黃汝器與君謨唱和三首
- 洞庭人夜別,孤棹下湘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夜下湘中
- 荒堤楊柳煙,孤棹正悠然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淮陽縣令
- 空懷濟世業,欲棹滄浪船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贈別穆元林
- 人度碧溪疑輟棹,僧歸蒼嶺似聞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郭秀才游天臺
- 素衣京洛塵,歸棹過南津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下第歸朱方寄劉三復
- 高齋初釀酒,孤棹遠攜琴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夜棹舟訪李隱君
- 扣舷灘鳥沒,移棹草蟲鳴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同年崔先輩
- 淮南舊煙月,孤棹更逢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傷馮秀才
- 鐘隨野艇回孤棹,鼓絕山城掩半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晚自東郭回留一二游侶
- 俱看石門遠,倚棹兩悲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石門別楊六欽望
- 低裝山色變,急棹水華浮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觀競渡
- 出門梅雨滑,浮棹浙河深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劉成道
- 我行逢日暮,弭棹獨維舟。 -- 出自隋·陳子良·入蜀秋夜宿江渚
- 一身隨遠岫,孤棹任輕波。 -- 出自唐·崔峒·送蘇修游上饒
- 漁燈明遠渚,蘭棹今宵何處。 -- 出自唐·毛文錫·應天長·平江波暖鴛鴦語
- 龍門人少到,仙棹自多停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和河南白尹西池北新葺水齋招賞十二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