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5個(gè)字的詩句
棹在第五個(gè)字的詩句
- 剡水歸來棹,柯山看斷棋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嚴(yán)提舉挽詩
- 君問歸涪棹,予尋出峽舟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贈(zèng)別周德夫
- 溪上悠悠棹木蘭,溪邊落紅紛斑斑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再次沈節(jié)推送春韻
- 明發(fā)鼓征棹,矯首望青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復(fù)如嚴(yán)陵就省先墓
- 將返鴟荑棹,聊觀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林屋洞天
- 秀水且停棹,蕺山終結(jié)廬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寄越中文友
- 客促云間棹,漁吹浦外煙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西園
- 何時(shí)整歸棹,八月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晃詠之·杭州思?xì)w
- 楚客驚停棹,湘妃慘濕鬟。 -- 出自宋·樂章·龍壽山萬歲寺
- 去去風(fēng)前棹,迢迢竹外村。 -- 出自宋·李公明·題曹坑鋪
- 一書催客棹,興已落天涯。 -- 出自宋·李誨言·送永嘉張德載歸
- 古渡稀聞棹,孤村遠(yuǎn)見燈。 -- 出自明·劉玉·宿房村下
- 北去先移棹,南來后盍簪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楊信伯郎中挽章二首
- 三江同遠(yuǎn)棹,此日晚離袪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鄞中送坦上人歸故里
- 一水浮千棹,悠悠來去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舟中
- 梅發(fā)春江棹綠波,越鄉(xiāng)纏離認(rèn)吳歌。 -- 出自宋·釋永頤·姚震父自剡來喜晴效行
- 乘仙槎而棹星河,握玉斧而修月轂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順風(fēng)加櫓棹,船子下?lián)P州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本·辭眾
- 清歌鳴短棹,紅葉滿疏林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漁父吟
- 懷人留剡棹,野店且新醅。 -- 出自宋·宋寧宗·瀟湘八景·江天暮雪
- 南河如可棹,北渡時(shí)引頸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刁景純學(xué)士寄示嘉篇述前后過潁游覽之樂不鄙
- 客去尋溪棹,僧來叩竹扉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符·次季和宿龍泉寺遇雪韻
- 煙雨平湖棹歸,清秋休作楚詞悲。 -- 出自宋·孫應(yīng)時(shí)·雨中過湖
- 梁溪停短棹,帶月步西關(guān)。 -- 出自宋·湯仲友·題惠山寺
- 吾將乘一棹,誰與辦綸竿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繡川湖
- 棹,圖籍富行裝。 -- 出自宋·王隨·送馀姚知縣張?zhí)?/a>
- 為我理歸棹,吾久思吾親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星源縣齋書事
- 歙江歸艇棹晴波,同去同來日幾何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送別同志有前韻
- 僧隨天際棹,郡冠浙東州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送高學(xué)士知越
- 十年三艤棹,永愧北山文。 -- 出自宋·張縯·云巖寺二首
- 細(xì)聽來往棹謳聲,一一歌呼頌仁化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與蘇州守十詩以兵衛(wèi)森畫戟燕寢凝清香為韻
- 去矣瞻仙棹,依然對(duì)酒杯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暮秋江上逢端州朱使君詩以申餞
- 還將隨客棹,歸去侍親輿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送承澤上人歸寧富沙
- 秖看維客棹,無復(fù)渡霓旌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詩 分題百花洲
- 艤畫舫聽棹歌父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憶西湖
- 亂流濟(jì)扁棹,兩岸多鶯聲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再送董崇相戶部課績(jī)
- 遠(yuǎn)月長(zhǎng)隨棹,殘潮自到門。 -- 出自明·陳鶴·過唐荊川太史隱居
- 早來湖上棹,莫是散秋暑。 -- 出自明·葛一龍·澹如過別湖上
- 遠(yuǎn)水浮春棹,虛窗坐夜燈。 -- 出自明·古春蘭公·送曹應(yīng)則歸省
- 泛樓船,橫棹歌。 -- 出自明·胡纘宗·上之回
- 信宿滄波棹,殊傷昨日春。 -- 出自明·皇甫涍·春暮偕以言海鄉(xiāng)之游余時(shí)病不能詩旋途初月握
- 綠水縈蘭棹,青娥駐彩旗。 -- 出自明·盧昭·賦采香徑
- 即遣山陰棹,還同雪里行。 -- 出自明·陸承憲·約王子看梅
- 誰鼓滄江棹,來尋白阪扉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春日同無垢兄酬履直諸兄弟見訪
- 把酒招征棹,看花笑脫簪。 -- 出自明·錢宰·秋望
- 舟行有返棹,水去無回流。 -- 出自明·王弼·古意(二首)
- 獻(xiàn)歲南征棹,依依帶夕陽。 -- 出自明·王跂·薄暮
- 春風(fēng)搖蕩棹歌前,花香撩亂蓬窗底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清明日泛舟
- 長(zhǎng)堤沿短棹,轉(zhuǎn)入翠微灣。 -- 出自明·吳鼎芳·虎丘僧房尋郭圣仆乘月登山
- 遠(yuǎn)火緣溪棹,斜陽過嶺鐘。 -- 出自明·徐勃·宿幼孺招隱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