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5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蓮女嬋娟棹,漁郎芼燥甌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鄱陽湖四十韻
- 野渡方橫棹,俄成夜壑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挽虞滄江提刑三首
- 柳煙迷客棹,花露濕征衣。 -- 出自宋·儲泳·送盧萍齋
- 唱歌女兒棹船回,驚起沙鷗對對立。 -- 出自宋·王同祖·湖上
- 柳陰停雨棹,柏逕岸風巾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青溪山行
- 舟膠回短棹,岸曲抱溪斜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舟中歸興
- 一水凝寒棹不開,幾人於此欲船回。 -- 出自宋·劉鑒·謁蕭小山
- 雪中花卷棹聲搖。 -- 出自宋·黃公紹·瀟湘神·斗輕橈
- 武夷山下棹歸舠,九曲縈紆漲碧桃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寄括蒼李察院
- 揖我少輟棹,步涼同扣關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飯石壁下逢僧附船還叫巖寺明石山如平臺曰赭
- 澤國無來棹,臺城有去鞍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雨止
- 西湖辟暑棹扁舟。 -- 出自宋·曹遇·宴桃源/如夢令
- 煩君駐歸棹,與慰不欺心。 -- 出自唐·呂溫·道州弘道縣主簿知縣三年,頗著廉慎,秩滿秩
- 亂流橫短棹,入暝解征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行湖路
- 何時倚蘭棹,相與掇汀蘋.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首夏清景想望山居
- 重整瀟湘棹,心期更幾年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寄劉錄事
- 春風來漢棹,雪路入商云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商于逢友人
- 蜀國初開棹,廬峰擬拾螢。 -- 出自唐·唐求·送友人江行之廬山肄業
- 盡日慵移棹,何年醉倚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和張少監舟中望蔣山
- 山春南去棹,楚夜北飛鴻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宜春裴宰是將軍旻之孫
- 回溪口兮棹清流,好風帶雨送到州。 -- 出自唐·裴谞·儲潭廟(大歷三年戊申歲)
- 遠浦回漁棹,孤村落酒簾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江天暮雪
- 向夕回征棹,凌寒上酒樓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江天暮雪
- 穩穩拈銀棹,惺惺駕、大法神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山亭柳·急急回頭
- 穩穩拈銀棹,惺惺駕、般若神舟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遇仙亭
- 采蓮湖上棹船回,風約湘裙翠,一曲琵琶數行淚。 -- 出自元·楊果·小桃紅·采蓮湖上棹船回
- 任夕陽、歸棹縱橫,待償我、平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黑漆弩 游金山寺粼曲子 伯昌嘗以漆弩侑酒
- 孤舟纜解,棹歌聲沸,漁*掀舞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水龍吟 已未春三月,同柔克濟河,中流風雨
- 試倚江亭棹。 -- 出自元·朱唏顏·宴清都 餞提控令史林君瑞
- 明旦須停棹,呼兒看釣臺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浙江
- 山陰有孤棹,雪下興還乘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黃灣述懷二十二韻寄錢思復
- 安得春江棹,東原歸偃仰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察院夜坐
- 殘年泊歸棹,問酒郭西亭。 -- 出自清·錢敬淑·泊浦子口
- 卻縱中流棹,回望青蓮宮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
- 薄暮理歸棹,中流任夷猶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雪中泛漢水觀捕魚
- 欲理西風棹,因瞻只樹園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寄呈史太師二首
- 殷勤留北棹,釘饾出東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范氏孺人二首
- 系纜停征棹,斜陽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舟中
- 明當理征棹,斜日鱸魚鄉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五月五日寓嘉禾學宮顧東浦載酒相遇二博士偕
- 何日尋歸棹,山陰訪子猷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客夜懷王英甫
- 沿流信歸棹,漸與青山遠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歸過白馬湖
- 落日梁溪棹,平蕪瀫水城。 -- 出自明·汪道昆·送張虞部謫常州別駕還婺覲省
- 即從鄂渚棹明月,溯流直上窺荊州。 -- 出自明·方孝孺·江山萬里圖
- 十年三艤棹,永愧北山文。 -- 出自宋·查簽·訪功黃遺墨
- 涼風稱歸棹,灝氣浥征衣。 -- 出自宋·柴中行·送許郎中出知漳州
- 小停剡溪棹,更盡渭城杯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江頭閒行送去客
- 歸理武夷棹,夢寐江南景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同彭漫者寄鉛山諸友韻送彭歸武夷
- 侵晨催返棹,猿鶴報先知。 -- 出自宋·褚伯秀·送金約山歸洞霄
- 興盡回蘭棹,歸鞍月正明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湖上聯句
- 興盡回蘭棹。 -- 出自宋·崔子厚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