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5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煙水潮平棹,風霜歲晚衣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有懷龔養正
- 辛苦淩波棹,平安入夾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梅根夾
- 有意能停棹,多情易憶家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李子永見訪二首
- 風浦蕩歸棹,泥陂陷征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江邑春霖奉贈陳侍御
- 菱蔓綴楚棹,日華正嵩岑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同茅郎中使君送河南裴文學
- 悠然倚孤棹,卻憶臥中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道標上人歸南岳
- 終日空理棹,經年猶別家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憶歸
- 不知波上棹,還弄山中月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龍門八詠·渡水
- 應當整孤棹,歸來展殷勤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答楊奉禮
- 舟人空斂棹,風波正自奔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觀灃水漲
- 經時駐歸棹,日夕對平川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茫?旮钅Ь?恕T縛?醯匾潁?婪蠲痔於浴>
- 隔花攀去棹,穿柳挽行衣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諫議以罷郡將歸以六韻賜示,因佇酬獻
- 多病無因棹小舟,闔閭城下謁名侯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秋日有寄姑蘇曹使君
- 暫艤溪頭棹,來敲月下門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永新彭時甫館仆于玉峰樓龍子崇來話舊
- 海國迷歸棹,關山擁戰塵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愁重
- 闌邊飲酒棹女歌,臺北臺南花正多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芙蓉臺
- 但求敲桂棹,悲吟梁父,淚流如雨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水龍吟·放船千里凌波去
- 行舟未搖棹,回望隔煙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金山寺
- 復陪元禮棹,卻望仲宣樓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群貺幕秋四日登陸石寺閣泛洛舟·右泛舟
- 殘照催行棹,乘春拂去衣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南歌子·殘照催行棹
- 一片青天棹過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浣溪沙·一片青天棹過
- 嵇阮相將棹酒船,晚風侵浪水侵舷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
- 風起,風起,棹入白蘋花里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如夢令·一抹斜陽沙觜
- 春風又搖棹,潭島花紛紛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夢太白西峰
- 楊柳依歸棹,芙蓉棲舊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陳供奉恩敕放歸覲省
- 獨望徽之棹,青山在雪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旅舍對雪贈考功王員外
- 不堪曾倚棹,猶復夢升攀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贈薛鼎臣侍御
- 五更離浦棹,一夜隔淮砧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宿淮陰水館
- 旅人倚征棹,薄暮起勞歌。 -- 出自唐·張旭·清溪泛舟
- 仙舟李膺棹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洛陽道
- 戲鳥隨蘭棹,空波蕩石鯨。 -- 出自唐·朱慶馀·省試晦日與同志昆明池泛舟
- 一別巴山棹更西,漫憑江水問歸期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浣溪沙·一別巴山棹更西
- 鹢汎江南棹,犀羅帳下兵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金陵相公赴鎮二首
- 吾將理南棹,遂我江湖愿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集節二首
- 幾時東去棹,笑膾楚鄉魚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他鄉
- 川隱夷猶棹,春歸杳靄天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泊長平晚望
- 明晨擬回棹,鄉思恨風波。 -- 出自唐·祖詠·泗上馮使君南樓作
- 賓府通蘭棹,蠻僧接石梯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李侍御福建從事
- 月落湘潭棹不喧,玉杯瑤瑟奠蘋蘩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聞開江宋相公申錫下世二首
- 灘急水移棹,山回風滿帆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行次虎頭巖酬寄路中丞
- 潮平猶倚棹,月上更登樓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將赴京師蒜山津送客還荊渚
- 日出應移棹,三湘萬里愁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宿開元寺樓
- 葦花迷夕棹,梧葉散秋砧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秋晚登城
- 遠水應移棹,高峰更上樓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李定言南游
- 笙歌留遠棹,風雨寄華堂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霅上宴別
- 祖席駐征棹,開帆信候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怨回紇歌二首
- 夜雨須停棹,秋風暗入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裴陟歸常州
- 是處通春棹,無村不夜舂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吳秘書歸杭州
- 思起南征棹,文高北望樓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二首
- 昨辭天子棹歸舟,家在桐廬憶舊丘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歸桐廬舊居寄嚴長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