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4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不辭擊棹更深入,萬一龍驚雷破山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龍門峽
- 挈瓶檥棹斞清甘,未暇煮茗和姜鹽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扇子峽
- 行來擊棹獨長嘆,問爾精魄何所如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涉沅瀟
- 舊游孤棹遠,故域九江分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張籍
- --高麗使棹穿波底月,船壓水中天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過海聯句
- 當涂艤棹蒹葭外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虞美人·平王本愛江湖住
- 寒生短棹誰乘興,光入疏欞我讀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張秘校喜雪三首
- 溪喧晚棹千聲浪,云護寒郊數丈陰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登宛陵條風樓寄竇常侍
- 卷帆倚棹淺河津,憶泛長江步步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將至桃園阻
- 晚風歸棹急,細雨濕紅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寒食游南湖三首
- 已隨孤棹去中原,肯顧新科求上舍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子瞻夜字韻作中秋對月二篇一以贈王郎二以
- 柳絲系棹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掃花游/掃地游
- 飄搖短棹游方沼,縹緲高樓倚半空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游云溪與郡宴用太守韻即事二首
- 瞰川悲棹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登黃鶴磯詩
- 今年買棹游西湖,西湖景物殊非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紅梅翠竹山雉圖
- 木蘭歸棹,猶倚采蘋汀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瀟湘雨/滿庭芳
- 憮然弭棹蒹葭浦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擁鼻吟/吳音子
- 脫冠弭棹興非淺,戴笠乘車誓莫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漢陽刑獄掾鄒永年解官歸養
- 巉巉孤棹起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句
- 放船縱棹,趁吳江風露,平分秋色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放船縱棹
- 錦帆蘭棹分春去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踏莎行·花漲藤江
- 從他煙棹更南去,休向津頭問去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鄖陽府,地在秦楚之
- 匆匆整棹還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阮郎歸·漁舟容易入春山
- 晚涼一棹東城渡,水暗荷深若無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泛舟大明湖
- 愿君舉棹東復東,詠此長歌獻相公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遙知倚棹思家處,澤國煙深暮雨微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家叔南游卻歸因獻賀
- 他年卻棹扁舟去,終傍蘆花結一庵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西塞山下作
- 蘋洲小棹,約兜娘相共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蘋洲小棹
- 蠻府輟棹時,梅熟處日日闌風吹雨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芙蓉月·蠻府輟棹時
- 仙舟停棹架巖頭,黃鶴歸天今幾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九曲櫂歌十首
- 客來倚棹問漁翁,香山居士今何處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客來倚棹一回顧,直疑此是真桃源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歐陽氏山水后
- 浦喧征棹發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應令詩
- 栝檝松棹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九
- 螺亭倚棹哭飄蓬,白浪欺船自向東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冬日暮旅泊廬陵
- 水寒孤棹觸天文,直似乘槎去問津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早行
- 枝月喉,棹霜脊,北斗離離在寒碧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舞曲歌辭·吳俞兒舞歌·劍俞
- 不知蘭棹到何山,應倚相思樹邊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齊梁怨別
- 獨乘孤棹夜方還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映舴艋棹輕,鯉魚狂風起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失調名
- 無端一棹歸舟疾,驚起鴛鴦相背飛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絕句
- 揮鞭舉棹,一般**行腳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酹江月
- 澌迎客棹容徐進,寒著賓罍喜細添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雪后與張轉運任通判何都官游湖上
- 石苔縈棹綠,山果拂舟紅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泛五云溪
- 孤舟移棹一江月,高閣卷簾千樹風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夜歸驛樓
- 還愁旅棹空歸去,楓葉荷花釣五湖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宣城崔大夫召聯句,偶疾不獲赴因獻
- 溪冰寒棹響,巖雪夜窗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題杜居士
- 飲猿聞棹散,飛鳥背船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春泊弋陽
- 孤舟千棹水猶闊,寒殿一燈夜更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
- 海門征棹赴龍瀧,暫寄華筵倒玉缸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留別趙端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