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蘭棹舉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謁金門·蘭棹舉
- 舉棹卻尋歸路,揮塵莫談時事,得酒且頻傾。 -- 出自宋·石孝友·水調歌頭·君恩九鼎重
- 鼓棹正逢江雪霽,是行應快吳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臨江仙·鼓棹正逢江雪霽
- 短棹扁舟,風橫河頻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點絳唇·古屋衰楊
- 短棹西來,追隨不及桃花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點絳唇·短棹西來
- 短棹歸來好,邊城久偃兵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冬夜對月懷彥逢弟
- 歸棹秋無幾,游吳意未蘭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讀韋蘇州詩因用陪王郎中尋孔徵君韻
- 聽棹歌、游女采蓮歸,聲相應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滿江紅·畫棟珠簾
- 歸棹望譙門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菩薩蠻·山城何歲無風雨
- 孤棹晚、載詩還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木蘭花慢 斷橋殘雪
- 移棹艤空明,蘋風度、瓊絲霜管清脆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采綠吟
- 獨棹漁船卻過溪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漁父詞/漁父
- 蘭棹舉,曲塵霏。 -- 出自金·段克己·鷓鴣天·氈氈輕舟逆上溪
- 獨棹扁舟去,門前潮未生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題元樸上人壁
- 又棹扁舟去,尋云到草堂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逢牛尊師
- 縱棹洄沿萍溜合,開軒眺賞麥風和。 -- 出自唐·李乂·興慶池侍宴應制
- 唱棹吳門去,啼林杜宇還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題開元寺閣
- 泛棹若流萍,桂寒山更青。 -- 出自唐·楊衡·送孔周之南海謁王尚書
- 或棹孤舟或杖藜,尋常適意釣長溪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贈人
- 一棹歸何處,蒼茫落照昏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途中
- 蘭棹一移風雨急,流鶯千萬莫長啼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人有感
- 輟棹南湖首重回,笑青吟翠向崔嵬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湖上望廬山
- 舉棹乘春水,歸山撫歲華。 -- 出自唐·宋鼎·酬故人還山
- 艤棹乘早潮,潮來如風雨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乘潮至漁浦作
- 孤棹閩中客,雙旌海上軍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送韋判官赴閩中
- 孤棹所思久,寒林相見初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自云陽歸晚泊陸澧宅
- 旅棹依遙戍,清湘急晚流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晚泊江戍
- 遠棹漳渠水,平流幾處分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送余贊善使還赴薛尚書幕
- 仙棹往來人笑語。 -- 出自宋·賈昌朝·木蘭花令
- 回棹攜紅袖,一水帶香濃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水調歌頭·下瀨驚船駛
- 回棹荒雞報曉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西江月·靺鞨斜紅帶柳
- 短棹艤湍石,華月滿汀洲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水調歌頭·短棹艤湍石
- 倚棹太湖畔,踏月上垂虹。 -- 出自宋·崔敦禮·水調歌頭·倚棹太湖畔
- 弭棹喚東鄰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菩薩蠻·杜鵑只管催歸去
- 一棹溪山新漲綠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謁金門·花肅肅
- 輕棹暮天歸路,裊芙蓉煙白。 -- 出自宋·趙令畤·好事近·急雨漲溪渾
- 擬棹觥船,徑沖花浪,直造雕筵,共醺仙液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醉蓬萊·問東州何處
- 欲棹小舟同一醉,手邊朱墨奈忙何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送致政郟丈赴張杭州西湖之約
- 蘭棹艤。 -- 出自宋·謝逸·漁家傲·秋水無痕清見底
- 短棹峭寒欺酒力。 -- 出自宋·胡舜陟·漁家傲·幾日北風江海立
- 撇棹歸來起暮涼,樂哉誰復慕軒裳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
- 夜棹月溪成莫逆,春輿蓮社訪無還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邵旸叔用寒字韻作詩見貽復次韻答之
- 誰棹扁舟一葉、趁潮來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虞美人·歸來峰下霜如水
- 回棹今可矣,賞心嗟未足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過黃楊巖
- 轉棹小溪灣,人家燈火斷明滅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曲江秋
- 一棹迎涼快襟袖,香從蘋末晚風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扇二十四首
- 歌棹喧椎鼓,桃花巧映扉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上塘值清明八首
- 一棹西來黃篾舫,閘胥指點右樵漁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守閘書事時已退居五首
- 短棹悠悠了無事,卻憐云水舊匆匆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守閘書事時已退居五首
- 移棹采初開,嗅金纓留取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八音諧·芳景到橫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