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短棹猶停,寸心先往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殢人嬌
- 短棹尋安道,高樓憶仲宣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唐與正喜雪二十韻
- 艤棹太湖岸,天與水相連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(diào)歌頭·艤棹太湖岸
- 一棹采菱歌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菩薩蠻·吳波細(xì)卷東風(fēng)急
- 短棹輕裝,逢迎段橋路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祝英臺近·水西船
- 待棹擊空明,魚波千頃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梅子黃時雨·流水孤村
- 征棹宿天涯。 -- 出自宋·王琪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縱棹非尋戴,掀車免次欒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游曲水園和景仁
- 理棹又從今日去,斷腸還似去年時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浣溪沙
- 短棹桃溪,瘦藤蘭徑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踏莎行·堪笑山中
- 桂棹青溪夜泊船,胡床歇馬坐江邊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金陵雜興二百首
- 鼓棹泛瀰茫,驅(qū)車道莽蒼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途次口占三首
- 舍棹燈明煙雨里,居人那識在原愁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接齊叟總干兄櫬
- 蘭棹憑雙穉,菱花笑一皤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吳淞
- 桂棹蘭舟聊遣興,仗金風(fēng)、吹使芙蓉破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倚劍西湖道
- 短棹秋江清到底,長頭春甕醉為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浣溪沙
- 一棹橫秋色,九華生暮寒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知郡陳告院挽詩
- 征棹江千里,雩壇月一間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林同年
- 一棹三湘浪,單車二蜀塵。 -- 出自唐·項斯·聞蟬
- 一棹清風(fēng)到岸頭,得上無生路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卜算子·四大因緣做
- 弭棹芙蓉多處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鵲橋仙 浙省李參政燕予杭之白塔寺,南廡樂
- 舍棹治陸行,歲晚筋力乏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和楊節(jié)推見贈
- 放棹小溪梅皪皪,敲棋深院燭燐燐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贈青龍任月山
- 短棹輕帆,風(fēng)恬浪靜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一棹煙波,蘆花兩岸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單棹橫疏雨,江灘秋泊時。 -- 出自唐·薛瑩·句
- 鼓棹激風(fēng)濤,揚(yáng)舲逐雷電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練瀆
- 桂棹還思折,江南日暮情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荷葉
- 一棹黃昏過山下,疏燈絡(luò)緯滿林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舟行晚過張林
- 我棹返江潯,君車赴淮甸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楊滎陽
- 一棹添風(fēng)到岸頭,得上無生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卜算子·四大因緣做
- 一棹微茫里,孤亭紫翠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題江貫道山水十絕
- 若棹扁舟見安道,為言歲晚習(xí)申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徐鼎夫用廬陵通守博士戴文韻
- 遠(yuǎn)棹送行客,涼颸生細(xì)濤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送戴文子赴定海主簿
- 未棹扁舟重回首,采薇收橘不堪論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憶南中
- 一棹冷涵楊柳雨,片帆香掛芰荷煙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釣魚李處士
- 短棹橫秋桔柏磯,青山無盡白云飛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先妣忌日發(fā)昭化
- 短棹經(jīng)其門,叫聲忽盈耳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(yè)·直溪吏
- 習(xí)棹江流長,迎神雨霧開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觀競渡
- 弭棹臨沙嶼,微吟西日馳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河中望鳥灘作貽呂四郎中
- 倚棹寒吟漁浦月,垂鞭醉入鳳城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弟子伍秀才赴舉
- 蘭棹把來齊拍水,并船相斗濕羅衣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倚棹汀洲沙日晚,江鮮野菜桃花飯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沅江漁者
- 離棹逡巡欲動,臨極浦、故人相送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上行杯·草草離亭鞍馬
- 孤棹今來巴徼外,一枝煙雨思無窮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荔枝樹
- 理棹好攜三百首,阻風(fēng)須飲幾千分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送田(一作沈)光
- 歸棹晚,載菏花十里,一鉤新月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喜遷鶯·梅霖初歇
- 輕棹去還來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灑泉子
- 一棹五湖煙水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西江月·翡翠蒙金衫子
- 艤棹相逢煙浪際,有家皆在亂離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劍潭贈李似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