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舉棹欲歸江月上,掛帆已近暮霞邊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竹榦青樂釣
- 曉棹旌旗迥,暮河鉦鼓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
- 縱棹下清溪,波靜地仍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吳沖卿秋意四首·偏眠船舷邊
- 征棹方悠悠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遂州南江別鄉曲故人
- 彌棹齊安郡,孤城百戰殘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齊安郡
- 刺棹穿蘆荻,無語看波瀾。 -- 出自宋·蘇舜欽·水調歌頭·瀟灑太湖岸
- 小棹若邪乘曉入,苧蘿人已當風立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天仙子·小棹若邪乘曉入
- 徒棹龍舟何處尋,何不辦取屈原生前一枝楫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劉心月
- 短棹孤篷訪昔游,冷風凄雨不勝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高則誠雨中(三首)
- 放棹投竿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四言詩十一首 其一
- 云棹遠,南浦綠波春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移棹釣煙波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江南/憶江南
- 倚棹望茲川,銷魂獨黯然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渡吳江別王長史
- 飛棹參差拂早梅,強欺寒色尚低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
- 遠棹投何處,殘陽到幾窗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憶襲美洞庭觀步奉和次韻
- 飛棹乘空下,回流向日平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春日江津游望
- 飛棹轉年谷,利人勝歲豐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襄陽盧判官奏開河事
- 桂棹為漁暇,荷衣御暑新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漢陽隱者
- 擁棹江天曠,蒼然下郢城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張弋
- 輕棹駐回流,門登西虎丘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虎丘寺
- 倚棹望平野,低云密未收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夏日汴中作
- 移棹燈搖浪,開窗雪滿天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除夜寄羅評事同年三首
- 桂棹容與歌采菱。 -- 出自南北·蕭衍·江南弄 采菱曲
- 去棹艤江干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贈賀左丞蕭舍人詩
- 縱棹憐回曲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庚寅年二月十二日游虎丘山精舍詩
- 倚棹息巖阿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卞山楚廟詩
- 撥棹煩師送,投林避眾嗔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五十韻
- 急棹小舟來取別,固知風味似前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贈周秀才二首
- 短棹輕舟排辦了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夜行船·短棹輕舟排辦了
- 短棹還催發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霜天曉角·江寒雁咽
- 仙棹發秋灣,稽山到不難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張敬之縣尉
- 停棹即階除,空明一銳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剡縣次韻張兼夜月聯句
- 兀棹歌采菱,襲襲薰風足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采蓮曲
- 一棹蒹葭初艤處,依前燈火高城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臨江仙·一棹蒹葭初艤處
- 晚棹乘馀興,平川不駛流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硤石乘舟晚歸
- 風棹浮煙匝地回,雨將濃翠撲山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絕句二首
- 南棹何當返,長江憶共游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越客
- 遠棹依山響,危檣轉浦斜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客江行
- 倚棹冰生浦,登樓雪滿山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與裴三十秀才自越西歸望亭阻凍,登虎丘山寺
- 客棹春潮急,禪齋暮雪高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歲首懷甘露寺自省上人
- 擁棹思悠悠,更深泛積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漁家
- 縱棹隨歸鳥,乘潮向夕陽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及第后歸
- 擁棹向驚湍,巫峰直上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過巫峽
- 飛棹越溟波,維舟恣攀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洞庭湖湘
- 倚棹攀岸筱,憑船弄波月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江路憶郡
- 鄉棹爾孤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崔錄西別兼敘攜手詩
- 倚棹泛涇渭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王侍中粲懷德
- 弭棹阻風雪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謝法曹惠連贈別
- 朱棹麗寒渚。 -- 出自南北·江淹·雜體詩 袁太尉淑從駕
- 孤棹沿流岸,凝懷似舊游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江行書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