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2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放棹松江花已遠(yuǎn),濤江之外更鄞江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九日憶菊坡
- 西棹東帆君未了,相逢還向閶門道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閶門行送胡子遠(yuǎn)著作守漢川
- 檥棹古銷夏,搘筇新上方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上方寺
- 放棹真狂矣,關(guān)門有此不?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石湖中秋二十韻。十二年前嘗與工部兄及賓客
- 一棹碧濤春水路,過盡曉鶯啼處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清平樂·留人不住
- 小棹碧溪津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南鄉(xiāng)子·秋氣繞城闉
- 小棹游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長相思·沙棠舟
- 輟棹古崖口,捫蘿春景遲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白沙渚,夤緣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,懷天臺
- 倚棹對滄波,歸心共誰語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夕次檐石湖,夢洛陽親故
- 弄棹白蘋里,掛帆飛鳥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,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
- 倚棹下晴景,回舟隨晚濤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南楚懷古
- 反棹來何遲,黃花候君摘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九日岳陽待黃遂、張渙
- 流棹西來恨未銷,魚龍寂寞暗風(fēng)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端午感興
- 舉棹未宵分,維舟方日旰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泛五湖
- 孤棹自遲從蹭蹬,亂帆爭疾競浮沉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溯西江
- 發(fā)棹魚先躍,窺巢鳥不驚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雜曲歌辭·皇帝感詞
- 擁棹逢鷗舞,憑闌見雨來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從侄滁州覲省
- 擬棹孤舟去,何峰又結(jié)廬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孟融逸人
- 倚棹聽鄰笛,沾衣認(rèn)酒壚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倚棹
- 獨棹扁舟趁申卯,米鹽奔走笑當(dāng)年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連雨江漲二首
- 孤棹獨依銀世界,山川路絕欲安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舟中風(fēng)雪五絕
- 北棹偶然追雁羽,南公誰復(fù)伴漁蓑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留滯高安四年有余忽得信聞當(dāng)除官真楊間偶成
- 手棹木蘭舟,不顧長江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雨中陪子瞻同顏復(fù)長官送梁燾學(xué)士舟行歸汶上
- 一棹回潮度葦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燭影搖紅·飛盡西園
- 輕棹撥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霜天曉角·香莓幽徑滑
- 一棹洞庭秋興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虞美人影/桃源憶故人
- 倚棹春江上,橫舟石岸前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葮川獨泛
- 檥棹河梁畔,推篷得句新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舟中
- 一棹無情度碧湘,行行不脫水云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湘中
- 艤棹依喬木,扶筇涉淺沙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九月七日江上阻風(fēng)
- 檥棹病三日,登樓舉一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舟中病起登覽
- 艤棹江濱訪舊游,十年重到戲漁洲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艤棹清江
- 艤棹西巖下,舟人語夜闌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光澤溪上
- 艤棹楓林外,平沙走晚晴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淮岸阻風(fēng)
- 息棹偃椒潭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采菱歌
- 齊棹驚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春日行
- 結(jié)棹俟昌風(fēng)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還都口號詩
- 揚棹發(fā)皇京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從臨海王上荊初發(fā)新渚詩
- 孤棹艤,小江邊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鷓鴣天·轟醉王孫玳瑁筵
- 月棹煙蓑東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憶仙姿/如夢令
- 輟棹遲回比未得,上方精舍動疏鐘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湖泛舟入靈隱寺
- 去棹看當(dāng)辨江樹,離尊聊為摘園蔬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范寺丞
- 弭棹危橋外,霜村乍夕陰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西村晚泊
- 鳴棹下東陽,回舟入剡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舟行入剡
- 短棹溪光碧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芙蓉紅落秋風(fēng)急
- 回棹晚江春雨,勝剡溪風(fēng)雪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驚見老仙來
- 一棹五湖三島,任船兒尖要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眼里數(shù)閑人
- 短棹釣船輕,江上晚煙籠碧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好事近·短棹釣船輕
- 回棹桃花插滿船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閑人行李
- 舞棹虛空駕鐵船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減字木蘭花·年衰人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