棹在第11個字的詩句
棹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看見春來,麴塵微漲催蘭棹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燭影搖紅·輦路融晴
- 莫說水窮山勢開,匆匆急棹酒船回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又和晦翁棹歌
- 新紅如洗云錦稠,停橈佇棹香浮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司理采芙蓉圖
- 帝德如天覆萬邦,定期歸棹到龍江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和王內翰子充見懷韻
- 因君此圖意披豁,便欲買棹游江湖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圖歌
- 獨向滄溟截眾流,等閒舞棹擲金鉤。 -- 出自宋·釋安永·頌古三十一首
- 內亦空兮外亦空,不施櫓棹不張蓬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虛舟
- 借我孤舟隨水住,乘時一棹與天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宿南海神祠東廊候月烹茶次聞雷
- 丫頭兩槳休去,為唱吳儂棹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甫里即事四首
- 疏柳一旗江上酒,亂山孤棹道中詩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何記室游湖州
- 曉拜賜衣辭絳闕,秋催征棹渡黃河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送葉判官赴高唐時使安南還
- 正是思家起頭夜,遠鐘孤棹宿楓橋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將赴金陵始出閶門夜泊(二首)
- 潮平驩喜浪婆兒,莫錯舉棹新城江上去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送壇守赴闕
- 白眼波濤爭反覆,波心孤棹更誰看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司戶朱君邂逅真州獨為予干舳艫之具甚勤偶得
- 五里灘頭風欲平,張帆舉棹覺船輕。 -- 出自唐·敦煌曲子·浣溪沙·五兩竿頭風欲平
- 采蓮調穩,吳侶聲相續,倚棹吳江曲。 -- 出自唐·徐昌圖·河傳·秋光滿目
- 憶子啼猿繞樹哀,雨隨孤棹過陽臺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下峽
- 虛掉玉釵驚翡翠,緩移蘭棹趁鴛鴦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夜靜擁爐熏督耨,月明飛棹采芙蓉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浣溪沙
- 嵩嶺齊腰緣個事,剡溪鼓棹欲何規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天游以前韻賦雪詩走筆和
- 昨夜西風初起,想莼邊呼棹,橘后思書。 -- 出自宋·王沂孫·聲聲慢·啼螀門靜
- 借問能留旬月無,吾亦理棹其歸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神童胡元弼元英從其父胡庭俊歸秋浦
- 楊子休官日日閑,桐江新棹酒船還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嬉春體(五首。錢塘湖上作。一云“賦俏唐體
- 小雨籠陰護晚霞,柳邊停棹聽啼鴉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晚泊湓浦逢冷節
- 為問鷗邊,而今可有晉時棹? -- 出自清·厲鶚·齊天樂 吳山望隔江霽雪
- 已說戰塵消漢口,便隨征棹別荊門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休師歸長沙寧覲
- 猶有幽深不相似,剡溪乘棹入耶溪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渚宮西城池上居
- 遺事滿懷兼滿目,不堪孤棹艤荒城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過丹陽
- 秋拂湖光一鏡開,庾郎蘭棹好徘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送荊南從事之岳州
- 正愛春波妥妥長,微吟倚棹落花旁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水淺舟滯解悶十絕
- 引多少、夢中歸緒,洞庭雨棹煙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禮·瀟湘憶故人慢
- 聞有挐音掃榻埃,尚疑卻棹酒船回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次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龔帥實之韻
- 三閱春光一建瓴,依然歸棹泊危亭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仲國美
- 便做詩家元不惡,華亭舉棹是因誰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白龍洞
- 遠浦歸舟荒渡口,搴篷橫棹堤側。 -- 出自宋·王以寧·念奴嬌·云收天碧
- 一帶晴林散曉鴉,山邊理棹釣云沙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應之二扇
- 恩許天臺遂幽筑,清風一棹送歸船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休致后效樂天體
- 且買東江百花酒,與君同棹十分船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單令除夕二首
- 江上憑欄天一色,湖邊艤棹木千章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黃超然參議和拙者去郡十五絕又以詩見寄屬痰
- 樂歲幸君同賦詠,若為歸棹遽翩然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未臘已見四白偶得數語呈子壽且述挽留之意
- 春去無蹤綠滿堤,空移征棹過漣漪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游罨畫溪
- 世言卒好好步難,何好一棹夷猶間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舟著淺
- 便欲騎驢洛陽市,不妨放棹越山陰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司馬倅喜雪
- 政恐清游自忘返,不應空棹酒船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同年翁處度招游北山次韻
- 低唱誰家帳縷金,何如短棹泛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連日大雪獨坐有感
- 幸有綈袍戀故人,不應回棹遽忘情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仲本索歸甚遽前詩送行言之不足見示和篇覽之
- 剩水殘山覺范詩,泛然孤棹去何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懷二十首
- 有興能來故差易,真愁回棹似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伯元季奕送成父因以見寄五絕句
- 系惹畫船都不住,從教蘭棹雙飛急。 -- 出自宋·盧炳·滿江紅·積雨連朝
- 借問長槍威塞外,何如短棹老滄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載酒泛芙蓉溪游富樂伯用再和前韻牽課同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