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14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墮膚裂指河冰合,自有春風(fēng)到早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循分
- 鄰舍覓花聊折送,只應(yīng)遙認(rèn)是紅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早桃花
- 強展愁眉進一杯,年年紅熟見楊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十一日生朝三首
- 詩存瘦骨全如我,花倚春風(fēng)不是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小至日書
- 危樓擁妓臨晴雪,聯(lián)馬呼僧認(rèn)野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中憶昔五首
- 朝飯?zhí)巍酢酢酰醮拔髯釉轮?span id="eq0qu2ss0gy" class="hong">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至前偶書
- 只合拜梅為座主,畫梅且爾況真梅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陣陣山風(fēng)遞雨來,夜深飄損滿庭梅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宿尊勝庵二首呈謙之
- 煙縷未看原上柳,霜苞先探嶺頭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探梅二絕
- 洗盡瘡痍憑藥石,調(diào)成鼎鼐得鹽梅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壽湯總領(lǐng)
- 人非陶令空看菊,詩不林逋漫詠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雜詠
- 門無賀客清閑甚,自汲寒泉浸古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元日
- 閑約訪僧尋野寺,翻成踏雪看官梅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約建德蔡令游梅山晨起微雪
- 走越游梁萬里回,卻臨江渡已殘梅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大云倉阻風(fēng)
- 移步東籬紅日晚,細(xì)看凍蝶尚依梅。 -- 出自宋·藍(lán)元威·寒
- 想見幽人清徹骨,松陰翠竹竹陰梅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偶書三首
- 世亂何堪歲月摧,高齋始見數(shù)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賦郭令南軒梅
- 天氣濁多人欲睡,地形卑甚物先梅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晚思
- 由基去后揮瞻來,不慣穿楊慣射梅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射梅
- 身被玉階新袞繡,手調(diào)金鼎舊鹽梅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周少保
- 洪鈞暖入宮橋柳,金鼎香傳驛使梅。 -- 出自宋·李思衍·元日
- 青裙白面哄挑菜,茅舍竹籬疏見梅。 -- 出自宋·李天子·題句容酒肆壁
- 婆餅焦啼曉戶開,冷東風(fēng)里惜殘梅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山中春曉
- 江上晚風(fēng)三弄笛,隴頭春信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林概·越中五詠·西村
- 驛辭瀨口初逢菊,界入潮州客折梅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送林子方秘書赴廣東提舉
- 鸚鵡有客吊芳草,黃鶴無人吹落梅。 -- 出自宋·劉奉世·句
- 出關(guān)曾解婆娑否,枝北枝南一種梅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鳳·送文總管朝燕四首
- 雖曰田疇多再植,定須天氣作重梅。 -- 出自宋·劉應(yīng)時·過田家
- 細(xì)民共喜宜新麥,老子先須探早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十月下旬驟寒小雪
- 燕篆寒生春未回,可堪早別故園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朱伯海入京
- 零落墻陰人不問,只憐殘雪一株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己巳新春
- 馬歸禁苑行邊柳,鶴伴平山隱處梅。 -- 出自宋·呂三余·賀陳隨隱以布衣除東宮掌書
- 蕭條今尚有誰來,老盡荒庭一樹梅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約家性存
- 待得夜晴窗有月,橫斜只欠數(shù)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潘玙·秋日閑居二首
- 樗翁忘了桂花白,誤道柴桑不詠梅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梅
- 尚嫌句里欠平淡,忍冷巡檐看老梅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覓句
- 二三尺雪山藏路,一兩點花春到梅。 -- 出自宋·釋道謙·送道友
- 衰老逢春能幾回,自憐光景賦殘梅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逢春
- 雪將解舞絮夸柳,春遣先鋒花付梅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徂歲
- 積翠千層一徑開,籃輿歇處見株梅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
- 凍膝擁深霜樹葉,禪心清點野橋梅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五百年間無識者,扶桑佛法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天神二首
- 一見明星夢便回,千年桃核長青梅。 -- 出自宋·釋嗣宗·頌古二十六首
- 今日孤山尤可惜,已無和靖在時梅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梅
- 回龍橋上憶龍回,營角鳴咿怨落梅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回龍橋上晚望
- 太乙清都五云表,冷香空鎖御園梅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西湖早春
- 世人寐語不知意,黃鶴樓前一賞梅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遍虛空界
- 冷落流水聲,古之若為說,凋殘早梅樹,今之若為別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春風(fēng)辭寄武威石秘校
- 空外水光風(fēng)動月,暗中花氣雪藏梅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句
- 莫道鶯花拋白發(fā),且將蠶豆伴青梅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小酌送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