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12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蕙帳移、煙雨孤山,待對影、落梅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玉京謠·蝶夢迷清曉
- 登臨無伴詩為侶,興廢不知梅自開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金陵游覽用劉子明韻
- 氣酣脫穎恣盤礴,拍手大叫梅花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二
- 江南雪消春漸回,溪東溪西梅花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其三
- 老夫見此喜欲顛,載酒大酌梅花仙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月下梅花
- 心腸耿耿磨鐵石,賦梅賦得梅花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墨梅送宋太守之山東運使
- 蓬萊太守丞相孫,愛梅亦與梅與鄰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墨梅送宋太守之山東運使
- 山翁野老爭道真,松篁節操梅精神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題畫梅
- 我歸不用君致言,門前自有梅花田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章德遠教官自湘湖歸慈湖
- 長身玉立冰雪胸,標致政與梅花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草堂
- 披圖挹之嗟寂寞,斷橋流水梅花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賈浪仙騎驢圖
- 忍過陽臺折柳,難憑隴驛傳梅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雨中花/夜行船
- 寶雞道上冰雪晚,金雁江邊梅柳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送周元通昆仲官蜀
- 臘回春近,正日添宮線,香傳梅驛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念奴嬌·臘回春近
- 須添羅幕護風霜,要留與、疏梅相見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鵲橋仙·今年冬後
- 前回下葉飛霜處,紅綻一枝梅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烏夜啼·翦勝迎春後
- 蠻徑尋春春早,千點雪,已飛梅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沙塞子·蠻徑尋春春早
- 已覺叢殘姜令非,空驚綽約梅生是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吹笙歌送梅禹金(感嘆龍君揚郡丞、沈君典太
- 白鶴重來人換世,凄涼一樹梅花發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·問柳尋花
- 春風認酹酒,佛香長和墓門梅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四
- 一箱書卷,一盤茶磨,移住早梅花下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鵲橋仙 十一月八日
- 不念蒼官秦大夫,竹君亦嗤梅兄聾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有所思
- 連日東風料峭寒,黃鸝聲斷梅花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謁仙行贈萬書記
- 其青節如竹之青,其白氣如梅之白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薛氏繩歌
- 前臺后臺月如水,云去云來梅影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折梅二首
- 更有何意緒,憐他半夜,瓶破梅愁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木蘭花慢·傍池闌倚遍
- 流蘇拂處字微訛,但斜倚、紅梅一餉。 -- 出自宋·蔣捷·步蟾宮·玉窗掣鎖香云漲
- 袖里任郎沾寶獸,雕龍手壓梅花手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紀艷
- 昨夜東風吹盡雪,兩京路上梅花發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客東歸
- 如今憔悴,但馀衰淚,一似黃梅雨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青玉案·征鞍不見邯鄲路
- 萬木凋零,群芳消歇,禁苑有梅初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霜凝雪沍
- 羅綺擁,歡聲和氣,驚破柳梢梅萼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漢宮春·江月初圓
- 園林已有春消息,尋待嶺頭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人月圓·園林已有春消息
- 雪葉紅凋,煙林翠減,獨有寒梅難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擊梧桐
- 人已騎驢氈笠去,留恨也,仗梅花、說與君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江城梅花引·逋仙千載獨知心
- 從今雪里,第一番花,休話江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十月桃
- 當時開向杏花後,今日綻當梅萼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
- 許都二月杏初盛,公府後園梅亦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資政王侍郎命賦梅花用芳字
- 初春洛城梅開時,賞梅更吟梅花詩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答人吟
- 雜花一園來遠道,兩株江南梅更好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飲城西贈金鄉宰韓宗恕
- 香醪滿勸橘為盞,紅燭示消梅寫真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元日會凌季文家
- 檠短燈青,灰閑香軟,所欠惟梅矣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念奴嬌·據爐肅坐
- 背日猶余殘雪,向陽初綻紅梅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西江月·背日猶馀殘雪
- 到那時睹當,須教滴惜,稱得梅妝面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探春令·數聲回雁
- 乍淡乍濃,應想前村,定是早梅初吐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花心動·風軟寒輕
- 鐘動五更,魂歸千里,殘角怨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一叢花·階前春草亂愁芽
- 只應今日往來夢,攪破百里梅花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送董稼山二首
- 又不見駐蹕錢塘開聚景,此梅又花天寵幸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綠萼梅歌
- 二賢佳語三百載,磊磊亦有梅山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弟茝飲至醉醉歸蹶道中荊棘中
- 紛紛桃李吾輿臺,只許雪里梅同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賞轉官球花酒邊分韻得剪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