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尚短柳如新折后,已殘梅似半開時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(五首)
- 曩期冬贈橘,今哭夏成梅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
- 不授綸為草,還司鼎用梅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送光祿姚卿還都
- 獨有歸閑意,春庭伴落梅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和黃門舅十五夜作
- 更知西向樂,宸藻協鹽梅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答張說出雀鼠谷
- 歌臺舞榭宜正月,柳岸梅洲勝往年。 -- 出自唐·蔡孚·郊廟歌辭·享龍池樂章·第二章
- 曲池苔色冰前液,上苑梅香雪里矯。 -- 出自唐·崔日用·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
- 童子能騎竹,佳人解詠梅。 -- 出自唐·裴度·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詠樂不可
- 玉關音信斷,又見發庭梅。 -- 出自唐·王涯·春閨思
- 初笄夢桃李,新妝應摽梅。 -- 出自唐·鄭世翼·看新婚
- 從今克己應猶及,顏與梅花俱自新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人日立春
- 嫩色宜新雨,輕花伴落梅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瑾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江上境寒吟不得,濕風梅雨滿船輕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舟中酬楊中丞春早見寄
- 虜氣消殘月,邊聲韻落梅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
- 池影含新草,林芳動早梅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長安逢故人
- 春景嬌春臺,新露泣新梅。 -- 出自唐·謝偃·雜曲歌辭·踏歌詞
- 色動迎春柳,花發犯寒梅。 -- 出自唐·于志寧·冬日宴群公于宅各賦一字得杯
- 月宮清晚桂,虹梁絢早梅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過慈恩寺應制
- 惠風初應律,和氣正調梅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
- 雪深揚子岸,看柳盡成梅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和韓郎中揚子津玩雪寄嚴維
- 聽鳥聞歸雁,看花識早梅。 -- 出自唐·暢諸·早春
- 四年人去寧無憾,況是梅花滿樹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嘉佑三年九月受命來嶺外七年十一月得請知濟
- 與君試去探春信,看到梅梢第幾花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春
- 與君試去探春信,看到梅花第幾花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探春
- 屢折參云竹,偏凌照水梅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對雪六首
- 好去渡江千里夢,滿天梅雨是蘇州。 -- 出自宋·王仲甫·留京師思歸
- 臨風更聽昭華笛,簌簌梅花滿地殘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鷓鴣天·才子陰風度遠關
- 和風先傍柳,薄雪暗驚梅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守歲
- 甘作華顛老,聊尋潁上梅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同坰寄黃濟川五首
- 幾時雪片似車輪,著履梅花海中去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懷子西
- 去年臘雪一尺圍,著處梅花如許肥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又偶作寄夷白老
- 獨憐老子蒙頭睡,不見梅花如雪時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
- 緬懷南徐江上山,醉入梅花海中眠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和蠟梅詩
- 臘月做生朝,只有南枝梅玉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好事近·臘月做生朝
- 因何嫩茁,舞動小旗槍,梅花后,杏花前,色味香三絕。 -- 出自宋·王質·驀山溪·枯林荒陌
- 不知千里江南路,亦有梅花似此無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臘月二日攜家城東觀梅夜歸
- 巖頭風戛竹,林畔雪欺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十五日再登祝融峰用臺字韻
- 煌煌金節按江城,驛路梅花正小春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趙漕贈王昭州韻
- 卻得清寒惜花地,少須梅影慰孤芳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南軒木犀
- 興隨天際雁,詩寄嶺頭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十三日晨起霜晴用定臺韻賦此
- 江湖漫浪歲年晚,雖有梅花誰寄遠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
- 行矣一杯酒,好在故園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過洞庭
- 平生佳絕處,心事付江梅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王長沙約飲縣圃梅花下分韻得梅字
- 連宵飛雨喜滂流,已入梅天過麥秋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定海甲寅口號七首
- 如今說著成離恨,曾為梅花醉不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題扇集句五首
- 梅花時節屢開樽,欲贈梅花欠可人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招山陽高徐二生飲二首
- 寄語淮鄉隱君子,浪言梅福是神仙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上峨橋早行
- 蔥茜采香古徑,縹緲折梅新奏,春事早關渠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水調歌頭·金節照南國
- 新月已如許,我問帶湖梅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水調歌頭·新月已如許
- 一澗水南山,臘盡春生梅雪。 -- 出自宋·韓淲·好事近·一澗水南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