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梅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無人畫出閒中味,吟入梅花雪逕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宋尚書山居·亦樂堂
- 艱難鬢葆成霜茁,冷落梅花帶雪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吳侍郎同集硯山
- 春山藥草誰同斸,云逕梅花只自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葉兄云崖
- 作箋擬上朝元殿,為說梅須雪轉香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催雪
- 不知野竹滄江上,開到梅梢第幾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聞角
- 與詩小住為佳耳,莫管梅花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與客觀雪
- 相逢客路思歸日,幾立梅花欲暮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方叔
- 一船明月秋江冷,曾與梅花有約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李山窗
- 西湖煙水春無恙,坐想梅花圣得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呂宗卿
- 如聞行李且家住,未必梅花知路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寄友人
- 春回天際,見柳眼翠窺,梅腮粉膩。 -- 出自宋·卑叔文·喜遷鶯·春回天際
- 入門潛報柳,度嶺暗驚梅。 -- 出自唐·白行簡·春從何處來
- 就林燒嫩筍,繞樹揀香梅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喜胡遇至
- 不避山茶小雪,似愛江梅新月,疏影伴昏黃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十月海棠 案丁鈔本天籟集注云,*
- 那無詩句娛清景,恰有梅梢送冷香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冬至齋居偶閱舊稿志懷
- 長安春日夜,鼓板綻紅梅。 -- 出自·老舍·觀豫劇花打朝
- 池堪供洗硯,籬不礙觀梅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次韻章劍溪山居
- 即老菊花偏耐久,未開梅蕊已先香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閒吟初冬
- 閉門賀客相過少,靜對梅花自看書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歲朝
- 公余詩興清於雪,細嚼梅花入肺肝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王廉使
- 幽林晚徑斷人行,落盡梅花春不管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禽圖
- 歸去故園行樂處,竹外梅花三兩枝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歸去來辭
- 葑岸春回草,山亭雨謝梅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孤山訪鄭渭濱不值
- 孤山擎山水中央,留下梅花代代香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望和靖墓
- 吟邊繞架書千卷,壁上梅花水一瓢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傚樊川體
- 夜來雪滿前山路,誰對梅花說歲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雪中寄巖泉
- 舞風斜翳日,帶月暗欺梅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晚泊遇雪
- 浮花浪蕊自紛紛,點綴梅苔作繡茵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春曉
- 長路關山吾北去,春風梅嶺子南征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席上別蔡安禮
- 千里夜間月,一枝春首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殿院謝艮齋四首
- 會逢青帝欲回春,先與梅花清路塵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譚賀州勉賦水仙花四絕
- 閩山荔子量分去,庾嶺梅花剩寄來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閣皂山道士晏時中過我南浦久之告歸三首
- 千古南昌尉,神仙人姓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衡陽尉徐智伯三首
- 刺眼縣門柳,縈心家圃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衡陽尉徐智伯三首
- 衡陽容有雁,嶺表得無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衡陽尉徐智伯三首
- 少伸龍象蹋,無復說黃梅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璣上人以其嘗在五羊相識求
- 愛參初不異顏閔,寄與梅仙勿銜冤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通州通判陳日華二友齋
- 雖非滷地亦卑溫,不必梅天皆郁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中秋熱未艾
- 坐上酒生冬暖意,檐前梅弄歲寒容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再與鼎臣游龍門寺
- 嚴關猿鳥休相笑,更過梅關笑卻羞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嚴關
- 青春誓不易歲寒,歸伴梅心梅卻掃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梅隱
- 互隨宦牒往來次,俱在梅頭南北間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郭雄李
- 四人把手過龍溪,一路梅花了不迷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晚酌示藏用諸友(四首)
- 曉來頓失青山色,開盡梅花總不知。 -- 出自明·憨山大師·山居(七首)
- 舞飛雕砌雪,歌落綺窗梅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正月十三夜同王若觀伎共用來字
- 袖里分余蕙,釵邊罥落梅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元旦書事(甲辰)
- 十年不見山人面,寄得梅花來故人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謝十萬山人寄贈梅花圖
- 謝家爭擬絮,越嶺誤驚梅。 -- 出自唐·令狐楚·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
- 驚鷗飛過片片輕,有似梅花落江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憶昨行寄吳中諸故人
- 照公院里堪留宿,已有梅花有酒無? -- 出自明·高啟·與內弟周思敬晚過雁蕩僧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