桐在第10個字的詩句
桐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古廟無人入,蒼皮澀老桐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題圣女廟
- 露葉凋階蘚,風枝戛井桐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秋夜宿靈隱寺師上人
- 以巧比戲弈,以聲喻鳴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
- 竅竹漏天風,張弦擬嶧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風瑟聯句
- 湛湛碧井水,其上有梧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桐花十四韻
- 廣堂鋪琉璃,高檐蔭梧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江鄰幾景德寺避暑
- 春江須愛賞,花鳳在梧桐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宋端明知成都
- 道書編竹簡,靈液灌梧桐。 -- 出自唐·楊炯·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
- 簾掛蘚庭微雨霽,研添桐井落花香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館中春值偶題
- 聽亂飐芰荷風,細灑梧桐雨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黃鶯兒·南園佳枝偏宜暑
- 寒心生蟋蟀,秋色傍梧桐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秋懷四首
- 謂是蘇長公,如何抱絲桐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扇畫東坡抱琴
- 東都二百年名節,全在桐江一釣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題嚴子陵釣臺二首
- 久懷巴峽泉,夜落君絲桐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和翰林吳舍人兄弟西齋
- 有琴不張弦,眾星列梧桐。 -- 出自唐·聶夷中·題賈氏林泉
- 抱拜殊藏紐,敭言異戲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皇子封建詩
- 幾眼帶移貪事國,半生桐老苦傷春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寄河東按察待制施正臣
- 空亭無人日色午,但聽桐葉驚秋風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池上三首
- 晴山傍舟楫,白鷺驚絲桐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與諸公游濟瀆泛舟
- 別馬嘶營柳,驚烏散井桐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登蒜山觀發軍
- 雜英垂錦繡,眾籟合絲桐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發靈溪館
- 焚香欲降三青鳥,靜拂桐陰上玉壇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避暑女冠
- 故林歸宿處,一葉下梧桐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山下晚晴
- 昨辭天子棹歸舟,家在桐廬憶舊丘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歸桐廬舊居寄嚴長史
- 秋色澄寒沼,朝陽上古桐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禁中偶書所懷呈內翰同年同院二學士
- 回頭一笑墮渺茫,臥聽桐魚喚僧粥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陪曹使君飲郭別乘舍夜歸奉寄
- 一枕新涼眠客舍,聽梧桐、疏雨秋聲顫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賀新郎·老去相如倦
- 曬日棗林紅磊落,響風桐葉碧參差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自慚
- 夜和霜擊磬,晴引鳳歸桐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風箏
- 御苑梨繁花盛發,帝園桐嫩蕊初披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寒食
- 遠陰生曠野,午影轉疏桐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虎丘僧舍間望
- 譬如巧琴師,哀彈發絲桐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覽梅圣俞詩編
- 萬象正蕭爽,秋雨滴梧桐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水調歌頭·一葉飛何處
- 長安五月看花時,八十桐翁忙著詩。 -- 出自·老舍·致章老
- 白紙黃墳野草生,柳煙桐火照清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瑤池出甘泉,玉臺蔭梧桐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明月照樹葉,白露啼青桐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壽星瑞世現光明,俄轉桐江作客星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上廣東運副馬少卿壽十口號
- 往昔少司農,朱幡牧刺桐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別宋粹一首
- 千里稻花應秀色,五更桐葉最佳音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
- 晚日微明弄雨余,竹陰桐影共蕭疏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太常致齋閑書寺壁
- 東西植松柏,左右種梧桐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周備既醉福,高岡始鳴桐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讀史二首
- 兩岸蘿蔓因依綠,一樹桐華自在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三月晦東山
- 夾門小松柏,覆井新梧桐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降圣觀
- 夜來有夢登歸路,不到桐廬已及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思江南
- 先生不入云臺像,贏得桐江萬古名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嚴子陵祠二首(后首一作杜荀鶴詩)
- 十年勤苦今酬了,得句桐江識謝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新定宋使君
- 楊柳陰中引御溝,碧梧桐樹擁朱樓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故人榮此別,何用悲絲桐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梁拾遺肅歸朝